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 / 2)

加入书签

祝好的两手本就是为了障目,见尤蘅着了道将她的手钳住,祝好这才高抬右膝正中他的胯处。

她见尤蘅面色涨红,手捂下身痛不堪忍,祝好右颊的灼痛如受霖雨润泽,痛觉消了一半不说,更教她身心舒畅,甚感大悦。

尤蘅给她的那记耳光无非从中听得她与尤衍所说,保不齐方才将尤衍支开的小厮也是他的人。

如此,祝好倒不必与他绕弯子了,她直言道:“我原以为,尤二公子与我姑且算是一艘船上的盟友,可你明知此案需得复审,却让我作前锋?你算准京官抵达岐州之日,大肆将此案遥布各州临县令京官接手此案?”

“你若说不知,

曹资为何无故失约呈证?你将尤琅尸身重托曹资,却不命他上堂,二公子此行为护他与尸证直入二审?若曹资初审入堂,却未将尤衍扳倒,你唯恐尸证遭尤衍损毁?若是……我因初审死在了笞刑上,岂不正中二公子所愿?”祝好扯出一抹笑,“可惜,我命硬。”

祝好远望对街诸坊,迟迟不见方絮因的身影,她问道:“她呢?方絮因怎未与你同行?莫非,二公子与方娘子已经分路扬镳了?她喂我饮下数日的迷药,让我昏睡到上堂前一日才醒,此事倒也古怪,尤二公子可通医理?此药怎的好端端失了效用?抑或二公子早知此事?你有意拖到她离开才令我彻醒,而她今日未入堂与我一齐指供尤衍,亦是你从中作梗,我倒是稀奇……”

尤蘅忍痛问道:“……稀奇什么?”

他的确在暗中搅弄风云,可他虽将此案与尤衍诸恶遥传临州,却不曾料到能以如此地神速传至岐州。

若照他原先的计划,祝好本该在初审后死于尤衍之手,京官才能得此消息亲临淮城,岂知初审之日张谦已知此讯,并放言由大理寺少卿二审此案,既如此,若祝好死于候审其间,京官定会详查死因,是以,尤衍不会再对祝好下手。

“稀奇你以何种歪由拖着方絮因,她既大费周章地敲鼓鸣冤十日,甚至喂我饮药只为自己入堂捱下诸刑,既如此,她岂会因芝麻小事而失期?”祝好似笑非笑,“她可知你干的烂事?若她不知,尤二公子需得瞒好了。”

作者有话说:

----------------------

裴大人是另一本《我在大理寺为尸入殓》的男主角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来打个酱油~小宋下一章回归~

第11章 浮萍

尤蘅痛感已消大半,他恢复昔日翩翩玉公子的清贵模样,却难掩看祝好时双眼里的鄙色,“三娘知与不知,与你有何干系?区区女儿家,岂能悟我所谋?”

祝好力困筋乏,外有笞伤作祟,她泄气般席地就坐,“女儿家如何悟不得?若非你口中的‘区区女儿家’,尤二公子岂能降世?”

祝好讥刺道:“尤二公子所谋,看似除暴安良不吝大义灭亲,实则……与你兄长相比又有何异?尤衍为财权弑父,尤二公子亦不过为财权弑手足,只因尤衍与其父生非做歹,你生在尤家有他二人作较倒易得百姓一句‘仁人君子’吧?”

“王莽表面被尤衍胁迫,实则是受尤二公子的威逼!你为成己所谋,视人命作尸梯,令其妹失长兄,岂知待尤衍伏法,尤二公子不会成为第二个‘尤衍’?”

“若祝姑娘执意如此作想,尤某百口莫辩。不过,尤衍伏身大成律法,于你我及此城百姓只利而无害,何况……所谓的‘尸梯’是你我共建,既是同绳蚂蚱,烦请祝姑娘,谨言慎行。”

尤蘅言此,旋身欲行。

“慢着。”祝好问询:“尤蘅,你此前所应之事……”

尤蘅劫言,“祝姑娘急什么?我的确应允,若祝姑娘助我上堂指供尤衍,并令其伏狱,我便将当年你父亲之事如实相告,眼下……却非合时宜之际,尤衍尚且快活,是以,祝姑娘与我的买卖并未成啊。”

“祝姑娘惯会耍滑头,我怎能不留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