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崔宜萝摇了摇头:“宁州不下雪。”

高门世家的子女会常外出游历,踏遍河山,如江昭月,便去过许多地方。即便非高门世家,就只说她在宁州认识的郎君姑娘们,亦有外出游历的经历,或是借着探亲顺道游玩。崔骏也与玩伴外出过几回了,而她在来盛京前,从来未出过宁州。

身旁的江昀谨默了默,忽道:“盛京的雪会下到开春时,年年皆如此。”

年年。

崔宜萝对未来有些惘然,到了明年,她的身份应当早已揭露,萧靖已蠢蠢欲动,要拿她的身世做文章,而萧铮亦虎视眈眈。她不知道明年她会在哪。

眼前是纯白的雪,崔宜萝转脸看向身侧的人,对上了他幽深的视线。

长身玉立站在落满雪的廊下,更衬他气质矜贵清冷,冷润如寒玉。

他忽然上前一步,动作并不犹豫,却也不急躁,低头时,他英挺的面容覆下一层阴影,他吻上她的唇。

崔宜萝并不回应,只站在廊下。他轻轻摩挲着她的唇瓣,这个吻并不似黄昏时卧房中的深切交缠,他不带欲望,仿佛只是简单地想将红润的唇瓣润湿。

这场雪断断续续地下了三日,初冬时的雪并不算大。

这日晨起时,窗外已是银装素裹,下人们早在雪停时便迅速地将府内路上的雪扫到一旁,以免冻了冰,摔了人。

崔宜萝坐在梳妆台前,看着菱花镜中秾丽的面容出神。

“跟着崔家的护卫还未回信吗?”

荔兰也有些纳闷,对照往日情况来看,应当要到了,但却迟迟没有动静,她心中也有些焦躁,但还是安慰着道:“许是这几日下雪,信鸽不知飞哪儿去了,今日停了雪,想来这两日就会有动静了。”

但这个借口显然不能安抚到崔宜萝。信鸽是专程训练过的,几乎不可能迷路,若再未将信送来,她便该担心,是不是有人把信截了。

不过崔宜萝还未来得及细想,便听荔兰又道:“姑娘,元指挥使偷偷递了消息,说今日未时与姑娘在宝明寺见面。”

元凌查了几日,想来定然是查到了什么,崔宜萝忙令荔兰回信,称会按时到宝明寺,同时对府内称午后要去宝明寺进香,宝明寺在郊外,今日又刚停了雪,非初一十五,应当撞不到什么人。

而与此同时,宫内议事阁中。

“陛下,江南盐铁一案事关民生,江南盐运使勾结当地官员侵吞民利,私运盐铁,实在太为猖狂,还请陛下立刻拿定主意,派人南下查探!”

私运盐铁之事历朝历代都有,若一个处理不好,便会影响民生,于国本亦是损害,因此几个老臣亦是着急出言,催促皇帝尽快定下南下人选。

皇帝心中有好几个人选,却是犹豫,因盛京旁的云州也传来闹饥荒的消息,云州九月时冷雨连绵,朝廷虽迅速派人运了粮食,但显然害稼的情况比预想得还要严重,如今一入冬,气候寒冷,更闹起饥荒。

初冬方至,两地便一齐出了事,西南又有异动,坐在上首的皇帝已是面色严峻,眉头紧锁。

“两地之事,众爱卿可有推荐人选?”

此言一出,臣子们暗暗对了个目光,显然都想推荐己方之人。皇帝目光逡巡而过,臣子们正思忖着开口,忽见站在前方的云翊卫元指挥使上前一步。

“陛下,关于云州饥荒一事,臣斗胆推荐一人。”

皇帝道:“说。”

元凌作揖,暗暗看了眼不远处长身玉立,身着绛紫官袍站在群臣正中的男人。

“臣以为,云州毗邻盛京,此事事关重大,因而,令公带人救治饥荒最为妥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