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0(2 / 2)

加入书签

“也罢,我就扯几句!”

就这么一天天下来,众人日日闲聊,偶尔苏小郎和二碗也拉着他们比划拳脚,待到京城时,已十分熟稔。

私下里苏小郎偷偷告诉明月,“也不怪禁军瞧不起厢军,本事实在稀松,拳脚软绵绵的……”

“厢军没钱呐,”明月叹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禁军是朝廷管的,户部照应着,无需为生计发愁,又有各地聘来的好师傅带着,好兵器使着,苦了谁都苦不了他们,流水银子花下来,自然锻出人才。”

厢军呢?地方招募的杂牌军,既被人轻视又没银子,禁军吃饱穿暖心无旁骛练本事时,厢军在做什么?被派到各处筑桥铺路、守城巡街、帮达官显贵运送木材、生辰纲!干好了没赏,干坏了有罚。

甚至两浙路的厢军都算得天独厚,起码家乡富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歹饿不死,那些个穷苦之地的厢军就惨了,是真的能饿死人的。

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厢军要什么没什么,如何锻造气势和本事?

最要命的是,兵户世袭,只要祖上是丘八,生得子子孙孙都是丘八!

想逃?

犯法的!

除非像庞磬那样熬出个一官半职,不然子孙后代都不能科举。

可当兵的千千万,做官的才几个?

厚道点的,如庞磬这般,还能想着拉手底下的弟兄一把,替他们谋划生计;不厚道的,手下的俸禄先往自己手里刮一道……

这样的人生,当真一眼就望到头,久而久之,自然得过且过混日子。

苏小郎听罢,半晌不言语,“是我轻浮了。”

跟着明月几年,吃香喝辣,家底都攒下了,他已渐渐忘了长辈们曾经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日子。

明月笑着搓了搓他的脑袋瓜子。

手下的人开始忘却曾经的苦日子,说明她这个东家做得还不错!

进到京城,明月先找客栈住下,叫热水狠狠搓洗一回,休整一夜后,先让苏小郎和二碗把年礼给常夫人送去,说明先去拜过武阳郡主,回来后叫那三个士兵也换了新衣裳。

三人都有些脸红。

娘也,活这么大,哪里穿过这样的好衣裳!

苏小郎便道:“世人难免以貌取人,稍后你们也要帮着往郡主府送礼,总不好太随意。”

“随意”二字说得犹为客气,一路奔波,裤/裆和屁股都快磨破了,简直没眼看。

郡主府?!

三人直接吓懵了。

所幸三人连入府的资格都没有,送到郡主府后角门就离开了。

回到客栈,三人犹觉在梦中。

天爷,他们不光到了天子脚下,竟还望郡主娘娘家门口晃了一圈!

这可真是,这可真是……光宗耀祖啊!

其中一人盯着干干净净的房梁,忽自嘲一笑,酸溜溜道:“瞧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