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2 / 2)

加入书签

明月的脑子里有点乱,没急着开口,而是开始在屋里兜圈子,一遍遍地走,边走边整理思绪。

根据几年来的了解,春枝猜测她接下来要讲的一定不是什么小事,便不催促。

莲笙的事是个引子,让明月再次意识到,或许直至今日,她仍未克服常夫人提过的“不配”的自卑,总觉得“这么点事儿,我自己顺手就干了,何必麻烦别人”。

上行下效,她自己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下面的人了。

大家一直在这些完全可以花小钱解决的细枝末节上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很不好。

明月甚至有点懊恼地想,如果更早一步改正这一点,买卖会不会更顺畅?

幸好,现在她终于“醒悟”:

雇佣莲笙和招收春枝、七娘,乃至苏小郎、角儿等人都不同。

没有春枝等人,她的买卖走不到这一步。

但没有莲笙?大约什么都不会影响。

换言之,这是明月第一次主动招揽“非必须”人员,也是第一次主动去满足额外的私/欲。

整个过程异常简单粗暴、行之有效,她尝到了甜头,并进一步认识到了更大的问题:

我可能确实非常擅长赚钱,但不会花钱。

或者说不会有效地花钱,再往深了说,不会管家。

一切都有迹可循。

明月的出身太低,家庭太简单,母亲去世又太早,完全没有人教导过。而她也就凭借那点浅薄的认知和经验,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

但一切都不同了。

她不再只是某个小镇上某个小掌柜的女儿,而是每年经手银两以万计,同时掌管杭州、固县、徐州乃至京城部分生意,可以直接、间接地决定几十、上百人,以及背后上百个家庭生计的中等商人!

她的经营和生活圈子早已今非昔比,但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仍停留在行脚商人的阶段:抠搜,逼仄,狭隘。

诚然,比起吃喝嫖赌,这不算什么大缺陷,但是当经营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这种极其简陋的运营格局将会成为极大的拖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想到这里,明月用力吐了口气,转身看着春枝,“你诚恳地告诉我,不必顾及我的感受,以我如今的日常起居、买卖铺开的摊子和交往的人脉来看,我身边还需要哪些人,多少人?”

春枝曾在固县首富马家生活十多年,并力压一干家生子,晋升为当家主母身边的得力帮手,在这方面,比自己强太多。

春枝怔了下,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W?a?n?g?址?f?a?b?u?Y?e??????????€?n???0????⑤?????o??

其实她早就意识到了。

但一来现在虽然有点累,但一切运转都还算流畅,拖一拖也使得;二来,她毕竟只是个干活的,明月虽比自己小,但既是掌柜的又是恩人,迄今为止走过的每一步都又稳又快,没有失误,她若针对这些细枝末节贸然进言,未必对当下的生意有什么助益,反而很可能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在马家为奴作婢十多年的经历早已刻入春枝的骨髓,让她近乎本能地对上位者保持足够的敬重和分寸。

但明月显然跟马大官人、赵太太都不一样,她年轻,有活力,有想法,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寻求解决之道。

于是春枝立刻给出反复思量过许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