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1 / 2)

加入书签

得库房里还有上好的沉香木料,叫工匠连夜做一副八扇屏风来,一并添到给皇后娘娘的节礼中去。”

这颜色做年轻人的衣裳稍显沉闷,但做摆件却刚刚好。

“郡主这主意真好,”女官赞道,“木料都是现成的,只是年礼腊月初八就要送进宫,若想细细的雕刻花样,只怕来不及。”

武阳郡主却道:“湖丝的胚布,又有螺钿,花样已足够了,屏风架子样式简单些才好,不然岂不喧宾夺主?”

简简单单的,也不打眼,只显示孝心便罢。

去岁霞染的风波犹在眼前,她若再花里胡哨的凑上去,岂不像个傻子了!

武阳郡主一声令下,自有女官安排下去,说不得便是府中供奉的木匠连夜开工。

武阳郡主本人不大中意星空螺钿染,却对那一卷一丈多长的“西湖游人图”爱不释手,特意叫人拿到日光下展开,挨着一处一处看过去。

世人进献画卷,多着意描摹风景,彰显江南风流,但这副长卷上却是人物、风景参半,有坐车的,有骑马的,有从船舱里探出头来说话的,还有挑着担子沿途叫卖的,人物虽小,神态动作却栩栩如生,鲜活气息扑面而来。

女官笑道:“这个倒有趣,比看那些游记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呦,那是话本上说的卖货郎,那是变戏法的吧,”武阳郡主津津有味地辨认着,突然指着一头牲口道,“那匹马怎生得那般猥琐?鬃毛也短。”

女官并几个展卷侍女闻言纷纷顺着她手指处望去,也拿不大准,“看着像,又不大像。”

说是马,着实不像,旁边分明有几匹正经八百的马儿,各个神俊;

说不是吧,那又会是什么?

众人认了一回,都说不准,武阳郡主越发来了劲儿,竟叫阖府上下的仆从、戏子都来看,“认出的有赏!”

果然就有好些人认出来,“回禀郡主,那是骡子,再后面的还有驴。”

武阳郡主茫然,“那是什么?”

女官拍手笑道:“这么说,我也知道了,听说是民间穷苦人家用来驮人拉货的牲口,同牛马是一样的。”

众侍女纷纷恍然大悟。

能贴身伺候武阳郡主的,没有一个是贫苦人家出身,又是从小送入宫中栽培,抬头是四四方方的天,低头是冰冰冷冷的地,何曾见过外头的事物?

后来虽跟着武阳郡主出宫建府,可武阳郡主是何等人物?虽不至于出入净街,却也从不往杂乱的平民街巷去,更不曾下地种田、贩货经商,往来的亦是光鲜亮丽的达官显贵,不认得也在情理之中。

武阳郡主大为诧异,又低头看了看,问第一个开口的小戏子,“他们怎么不买马?”

小戏子不敢直视,低眉顺眼道:“寻常人家穷苦异常,买不起马,骡子和驴子价贱。”

马匹不仅价高,更娇气,吃喝上比寻常老百姓都挑剔,普通人如何伺候得起?

武阳郡主像发现了新玩具的孩童,招手叫她上前,追问道:“你再说说,一头骡子多少钱,一头驴子又值多少?”

“回禀郡主,小人多年不曾在外生活,如今也说不大好,只隐约记得儿时听过几耳朵,一头健壮骡子也不过几两罢了,想来驴子更贱。”

几两?

武阳郡主愣了下,几两银子够做什么?还不够裁一张帕子的。

“那马呢?”武阳郡主又问。

小戏子抿抿嘴儿,脆生生道:“回禀郡主,马匹太贵,便是最下等的驽马都要几十两呢,常人买了如何舍得它做重活?都是牛来做。”

“牛我自然知道,可你既说骡子、驴子贱,怎不见他们用?”武阳郡主又指着图上那几个挑着担子的货郎说。

人挑着不累么?

“再贱也要几两呢,好些人家一年到头都不剩分文,日常温饱尚难以为继,哪里养得起牲口?”小戏子想起伤心事,声音慢慢低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