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1 / 2)

加入书签

几条大街里里外外遍布花灯,璀璨烟火,直照得恍若不夜天。

桥上桥下,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摩肩接踵。这几日城门不关,多的是外头的人来彻夜游玩,又有小青年男女借此表露心迹,在桥上挨着走路,眉眼传情,分外旖旎。

明月眼里看着,却压根不往心里去,只羡慕他们没有什么心事。想必是很幸福的人吧,不然都要使出吃奶的劲儿赚钱去,哪儿来的闲情逸致谈情说爱!

又问沈云来想买些什么,给谁买,大约多大年纪,日常有什么喜好等等。

沈云来便笑:“果然是请对人了,我之前还问那些伙计和大小管事,皆是一问三不知。”

顿了顿说:“所买也有限,家母并两个叔伯那边的长辈,另有一个姐姐,今年二十四岁,已嫁了人,日常也管些家务事,要几样可见人可会客的正经首饰。”

明月一怔,听出不对劲儿来,怎么没有媳妇儿的?

这事儿她不好问。

可若不问,这孤男寡女大半夜出来,着实有些不尴不尬的。

她清清嗓子,貌似不经意道:“家宅和睦最要紧,有这份孝心十分难得,不知尊夫人喜欢什么。”

苏小郎这才回过味儿来,瞪着沈云来后脑勺:这厮果然居心不良啊,没说他老婆!

沈云来沉默片刻,“尚未婚配,不过家父已帮忙寻觅着了,此时不买也罢。”

“哦……”坏了,问过之后感觉更怪了。

一时间谁也没说话,迎面过来几对有情人低声,小儿女耳鬓厮磨,颊飞红云,十分亲密。

气氛越发古怪。

要压过一个尴尬话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迅速开启另一个话题,于是明月便说:“京城乃天下头一个富贵繁华地,什么样的能工巧匠没有呢?若只买金玉首饰,倒似班门弄斧了,倒不如买些轻巧的珍珠头面,取其灵巧之妙。既是馈赠亲友,轻便些也无妨,更显亲近。

再有一个,本地产竹,又有苏绣,更多书画大家,各样的折扇团扇都极好。虽不在时令,却也可买些,不乏名家名作……”

布匹之类自然也属上流,但沈家就是做这个的,不提也罢。

明月说得起兴,沈云来听得认真,果然渐渐恢复了正常,稍后来到明月买过珍珠头面的那一家门前,“这家虽非老字号,然花样新奇,价钱更童叟无欺,这几年名头极响!对了,他家还做螺钿,有些个螺钿黑漆的首饰匣子并各样家具,都可看看,只不知入不入得你的眼。”

进门之后,明月先发制人,对迎面走来的伙计说:“我欲帮京城来的贵客采买土仪,你需得哪些好的来与我看。”

今日是上元佳节,那伙计又看这二人男才女貌十分登对,不免落了俗套,此时一听才知误会,到嘴边的称呼立刻就咽了回去。又听说是京城来的,登时涌起一股争强好胜之心,“贵客来我家便算是来着了,请楼上阁儿里坐!”

又招呼人煮好茶来,再拿好点心。

明月和苏小郎暗自松了口气,“小沈掌柜,请!”

沈云来深深地望了她一眼,眼神有点复杂,“江老板客气。”

先挑珍珠首饰。

长辈们有点年纪,且是当家主母,便要大颗珍珠、端庄款式,如此方有威仪。

再看螺钿器具,也有大大小小几十件。

借着给沈云来挑,明月也问了几样自己喜欢的,果然价格不菲。

她几乎一眼看中了一个黑漆螺钿床头柜,一色贝壳打磨成七彩薄片,拼接成小桥流水图案,约莫二尺来高,正好靠墙贴放着。上面是四四方方一排三个小格子,正好放些首饰、笔墨之类的小物件,下面是一字拉开的大抽屉,可放纸张、墨条、镇纸等物。

见她看得久,伙计主动道:“姑娘真好眼力,这是本地一位……”

一听这套说辞,明月便知不便宜。

果不其然,伙计滔滔不绝说了半日,最后丢出来一个数字,“……承惠纹银一百八十两整。”

明月微微吸了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