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2 / 2)

加入书签

薛掌柜拿手指点了点他,无声警告。

明月何曾见过这般做派?轻而易举便原谅了他,只难免有些好奇,“多凶?”

薛掌柜又爱又恨的往她腮上拧了一把,“明知故犯,也不怕沾了晦气。”

明月哎呦一声,笑道:“我只问问,自然不会去看,况且知道了是哪处,来日也好避着些,省得给人骗了还不知道呢。”

薛掌柜一怔,这倒也是。

她是外来的,不晓得本地新闻,若回头被人骗了可不好。

“薛掌柜说得极是,男属阳,女属阴,正该绕这些。不过江老板的想法也极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张六郎亲自端茶赔罪,眉目含笑,明月叹为观止地接了。

瞧瞧,这是真会做买卖的,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稳,哪个都照顾到,哪个都不得罪,偏偏该说的都如愿说了。

伺候着明月吃了杏仁茶,张六郎才熟练地讲述起来,“若说多凶嘛,当真凶得很,从上到下连主带仆,一共死了十五口。”

“这样多?!”明月失声道,“莫不是灭门惨案?”

“正是。”每每提及,张六郎仍不免唏嘘,“早年那主家和同乡来本地谋生活,在瓷窑里与人帮工,两人都颇能干,渐渐提拔起来。奈何总挣不了大钱,开销又大,同乡耐不住,自回老家去种地了。刚走不久,瓷窑的东家遭了难,急于出手,他感念昔日提携之恩,咬牙借钱买下。也是该着他发财,接手瓷窑时好些人笑他痴傻,怎料三两年间时来运转,遇着几笔大买卖,又有贵人相帮,竟就叫他做起来了!”

说到这里,张六郎也是手舞足蹈,“哎呀,那可真是日进斗金,说不完的富贵,银子多得没处花,便买了那座园子,又有画舫,还讨了两房美妾,养下儿子,好机灵模样!后来他那个同乡不知从哪里辗转听说了,过来投奔,他也竭力帮衬,哪里想到同乡见后心生嫉恨,觉得是对方抢了他的气运,暗生阴霾,渐渐钻了牛角尖儿,闹得不大痛快,后来竟趁着中秋做客,也不知哪里弄了一包砒霜下在汤水里,把一家人都毒翻了……”

即便在杭州,如此灭门惨案也骇人听闻,轰动一时,更惊动了朝廷,判了罪魁剐刑。

窑厂主一死,下头的人纷纷卷了家当抵工钱,买卖就这么败落了。偏他生前买卖虽红火,手头现银却不多,好些人还等着结账呢,竟没了抓处。

没奈何,几个苦主凑在一处商议,看能不能把园子卖了抵账……

“同样的宅子少说要一万五千两,出了这大案,只要八千,可八千也不是小数目,世人多买不起,买得起的又犯忌讳,四五年了仍丢在那里!”张六郎摇头唏嘘。

明月听得浑身发凉,再次坚定了闷声发大财的决心。

就算买了园子也不能对外声张,一概实务都交予这张六郎处置便是。

“薛老板是旧相识了,这些年颇照顾我生意,江老板又是个仔细人,我也不说假话,其实您想要的那样园子,苏州、扬州更多些,若在杭州,说不得慢慢问询。放心,小人一定细细筛选,挑好的给您。”张六郎笑道,又说,“只是好屋子也看缘分,多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或许遍寻三五年而不得,却因种种机缘巧合,一夜之间就有了的,需得当机立断。”

明月颔首表示赞同。

现在她住的院子就是之前找了好久没找到,然后一夜之间突然得来的,而且还捡了个大漏。

“听江老板的意思是不常在家,不知若遇到这种事儿时,我去找谁商议呢。”张六郎款款问道。

明月开始犯愁。

若果然再有那等好房,莫说等她从哪里回来,就是耽误几个时辰,说不得也叫人抢先一步。

怕明月误会,张六郎先一步表忠心,“其实有薛掌柜作保,等闲几百两的屋子小人也就咬牙替您先垫上了,可是园子……你就是叫小人砸锅卖铁也垫付不起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