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7(1 / 2)

加入书签

临湖的暖阁,进门就看见武阳郡主身上那件艳若骄阳、灿若云霞的“霞染”长裙。而旁边几副衣架上悬挂的,赫然是“静水流深”和“浮光跃金”,都是斗篷、长袄、荷包等一应俱全的。

几个婢女捧着镜子围成一圈,确保武阳郡主怎么转都看得见自己。

“还不错。”武阳郡主转着看了一圈,又进去换了“浮光跃金”,头上发饰也换了一套,特意走到窗边,看着阳光洒落在缎面上,朝四面八方折射出细碎温润的珍珠般的光泽,“我喜欢亮闪闪的。”

尤其是白金色的部分,当真耀眼极了。

她从镜子里对进门的明月道:“这差事你办得不错,眼光也不错。”

几个颜色都艳而不俗,浑然天成。

明月骤然回神,“郡主高贵典雅,乃天人之姿,穿什么都好看。”

这些布匹昨天才运回来,今天便已悉数化为衣裳穿在武阳郡主身上,还是挂里子、掐边的复杂样式,必有若干缝纫娘子彻夜不眠……

一旁两个有脸面的婢女也笑着奉承,“是呀,这料子光辉璀璨,便如天光,灼灼不敢逼视,郡主便是天人!”

武阳郡主莞尔,一抬下巴,便有婢女举着托盘上前,里头赫然是一摞银票和一大一小两个锦盒。

“这是一万四千两,你差事办得好,多的是郡主赏你的。这一匣子是十二花神的发钗,另有一对耳坠,一对檀木发簪,郡主说了,你这样年轻,又是大过年的,不要这般素净。”

明月心神俱震。

多少钱?

前头三十七匹布,再加码头上交割的一百四十六匹布,七十两一匹,总共应该是一万两千八百一十两,若对外卖时,少不得讨价还价,能收回一万两千两就不错了。

可武阳郡主非但不还价,甚至还多给了一千多两!

足足一千多两啊!哪怕现在和李记合作,这么多银子也够挣好几个月了。

天女!

您就是天女!

霎那间,明月觉得过去几天遭的罪都值了!

苦是真的苦,累是真的累,但人家也是真大方!

皇上眼光真好,这样的人才配做郡主!

为表衷心,明月还情真意切地推辞了一回,“郡主厚爱,无以为报,若郡主不弃,民女愿将此法献与郡主,京中能工巧匠多如过江之鲫,胜过民女百倍,日后郡主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一番折腾后,明月已想明白了,她和她的人虽能干,外人也未必不聪明,“霞染”之流一旦散开,势必引来各方竞相模仿。

染布门槛极低,真正懂行的高手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多摸索两回,哪怕少点灵性,不敢说一模一样吧,至少也t是个差不多。所以明月之前在码头上就吩咐春枝带话,让七娘和朱杏加把劲:

独领风骚是不可能了,但只要占住先机,大赚一笔不是梦。

武阳郡主听了,笑而不语,倒是一旁的婢女笑道:“同样的料子,郡主不会穿第二回。”

她贵为郡主,名下田庄无数,又有俸禄,不缺银子,做什么抢商贾的饭碗?

好没意思。

明月微微红了脸。

失策,还是低估了贵族们的奢靡。

她越发感受到常夫人的用心良苦:

备受宠爱的郡主,等闲达官显贵不敢招惹,也不会对同为女子的明月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慷慨,不怕拿不到货款;喜新厌旧,不担心抢走明月的饭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