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这些自家儿媳都是知道的,若无要事,绝不会忽然带着个外来的陌生姑娘过来。

常夫人不说话,只是叫人把那三匹布再次打开,老夫人微微一怔,眼神就变了。

常夫人过去低声道:“您看把这几卷布加进去如何?”

老夫人又细细地看了一回,点点头,“只怕打不住。”

那位素爱热闹,凡有好物,总少不了四处送去,区区几匹够做甚么?

常夫人笑了笑,指着明月道:“这是她自己做的。”

言外之意:既是自己做的,如今有六匹,赶明儿就能有六十匹,不怕不够使的。

老夫人眼睛一亮,竟招手叫明月上前,见她眼神精明锐利,双手却极尽细腻,果然像个正经的丝绸商人的料子,便叹道:“好孩子,你年纪轻轻的,竟有这样的本事。这料子可曾往外卖过?”

明月努力克制着不胡思乱想,让自己装作无事发生,声音平静、口齿清楚地说:“回老夫人的话,是我自己做的,这是头茬,因夫人对我有恩,便特意挑了几匹好的亲自送来,外头一概没有。”

老夫人又问:“可还有多的?”

明月点头,“一共带了三十七匹,这些都是孝敬夫人和老夫人的,剩下的都还没动呢。”

“可有他用?可还做得?”

明月摇头,羞涩一笑,“不怕您笑话,原本是想着先孝敬贵府上,等夫人穿过头茬,我再去外头寻几个主顾买了。虽然我如今在外面,可杭州那边仍在做着,并不曾停。”

老夫人和常夫人便都微微松了口气的样子。

常夫人道:“你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我也不瞒你,这些料子实在极好,我也很领受你的心意,只是……”

联系方才她们一系列的反应,明月忽然福至心灵,行了一礼,正色道:“我出身卑微,夫人对我有恩,不嫌弃已是我的福气了,但有差遣,无有不应。”

直到此刻,明月才猛然意识到,或许她低估了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不,又或者这几匹布并非美得空前绝后,但这几年来她的精心维护和付出都将得到回报,于是老天便安排她恰好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需要的人:比起自家裁剪穿着,常夫人很可能已在电光火石之间安排好了更加合适的去处。

见她如此应对,老夫人不免多了几分真心的赞许。

跟聪明人说话太省心了,这孩子虽来自于乡野,但难得机灵,不点就透,省却许多口舌是非。

老夫人更加慈眉善目起来,温和道:“难得你有心,大老远顶风冒雪来一趟,一定累坏了,先不要家去了,也不要在外面住着。你年纪小,不知道这京城瞧着虽好,可邻近年根底下,各方皇亲国戚都回来,又有外国的使团、各地奉命进京述职的官员,甚么献艺的戏班子等等,难免乱哄哄的,你小姑娘家家的,又带着那么些货,万一有个磕着碰着就不好了。”

若是常夫人私底下相邀,明月自有回绝的机会,可如今老夫人这般当众发话,拒绝未免太不识好歹。

对方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计划做铺垫。

无论对方到底是真的担心自己磕着碰着,还是唯恐那些已经在三言两语间预定了去处的绚烂布匹有所损伤……明月高高兴兴答应了下来。

没什么不好的。

一来可以与常夫人等人继续亲近,二来,几个平头百姓有机会住进京城大官的大宅子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