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2 / 2)

加入书签

春枝深以为然,“是呢!”

卖布能惹出甚么官司,难不成还穿死人?

明月越说越觉得可行,干脆站起来,在屋里踱着步,边想边说:“大官么,想必不屑于搭理我这等小鱼小虾。况且县官不如现管,官儿再大,不还是要派下头的人去办事么?与其花费重金求见大官,不如直接找到统管治安的吏员、差役,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以前她家开布庄便是如此,曾有无赖在店门口闹事,报官?大老爷哪里肯理会这等小事!最后还是请那一带的巡街衙役吃了几回酒席,几个无赖就被见一次打一次,吓得屁滚尿流,再不敢来撒泼了。

“不过我对此地衙门不熟,六房三班有哪些牌面人物更是一无所知……”明月在屋里转了两圈,重新坐回去,笑盈盈望向春枝。

“这个简单!”越是被需要,春枝越能待得心安理得,她当下笑道,“马家铺子极多,想必上下早就打点过了,我叫小安去打听!”

往前推几日。

“还没打听到?!”胡掌柜面沉如水,“下面的人做什么吃的!”

张管事对进来汇报的小厮摆摆手,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还不再探?”

小厮打了个哆嗦,软着腿跑了。

乖乖,掌柜的和大管事都多少年没发这么大的火了!

这两位虽嘴上信誓旦旦,说什么不怕对手争抢市场,可此次进货明眼人都看出不同来:

春节连元宵,是一年之中走货量最大的时段,胡记的人早在十月初便南下进货,一路紧赶慢赶,十一月初八到,返程又逢暴风大雪,几个车夫轮流,日夜兼程,腊月初四返回固县,比往年早了四五日不止。

留守的人连夜理货、入库、分档,次日一早便往马王等各大客家中送去,心想这下不会慢人一步了吧?

果然,那王家老太太见了便笑,“呦,这花色确实不错。”

张管事心下得意,才要谦虚几句,却听对方忽话锋一转,“可惜前儿我已得了。”

一个马家已经够糟心的了,怎么王家也是这句话!张管事眼前一黑,几欲吐血,“得了?”

“是啊,估摸日子,针线娘子都裁剪好了吧。”老太太遗憾道。

张管事强忍憋气,试探着问:“也是那位明老板?”

老太太何等人物?同老伴一并打江山过来的,听着这话不对劲,便开始装耳聋。

听不清听不清!

张管事不敢得罪大客,只得叫人拿出最新的货色,“老太太,这可是我们装货发船那日才出的新鲜样式。”

返程艰难,差点跑死两匹马,这个总不会有人比他们快吧?

老太太这会儿又不聋了,“嗯,这个也好,这两匹留下。”

确实没见过,给我乖孙孙和乖孙女各做一身,配套的斗篷也要!

才要两匹?!王家这么大的家业,只要两匹?张管事强颜欢笑,“贵府上各处人情往来不少,又是这样子孙繁盛和这般的身价,喜欢的慢慢留着穿也好呀,左右十年八年照样鲜亮。”

老太太还没开口呢,习惯精打细算的林太太听了这话就不愿意了,“张管事,您是男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口多,开销也大呀,衣裳够穿就是了!况且一季有一季的新花色,谁还真留十年八年呢?”

又不是什么绝世无双的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