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1 / 2)

加入书签

,只是少些胆量,说要看过才好下手。

光马家、王家两处加起来就有二十二匹之巨!

后两家多多少少也会买几匹,就照三十匹吧,冬料厚重,用的丝多,价格自然也高。且连着新年和元宵佳节的大日子,大家都更偏好幻彩辉煌的锦,就照平均一匹十八两,合计也要五百多两。

若纳税,一成就要五十多两!

就算她和七娘拆分两批,少说也要有二十匹纳税,怎么算都不下三十两。

绣姑常接待买卖人,对这一套也熟,当下了然笑道:“这个不难,街东头的徐婶子就做得,前儿才回来。”

明月大喜,忙请绣姑做中人,两相见了。

徐婶子是个矮壮妇人,手脚粗大,十分干练模样,先问什么货,听说是布料便松了口气,“绣姑在呢,我便不哄你,布料是极干净的,分量也有限,这倒罢了。我只怕有人偷贩私盐、茶叶……”

明月本以为她要说私贩茶盐是大罪,做不得,怎料对方面不改色道:“那个风险大,要加钱。” W?a?n?g?阯?f?a?B?u?Y?e??????ü?????n???????5????????

明月:“……”

要不怎么说利欲熏心,撑死胆大的呢!

绣姑却连连摆手,对徐婶子正色道:“我家住的都是正经客人,可从不敢干那样掉脑袋的事啊!”

一人十匹布料免税是朝廷特许,专门体恤中小商人的,只要不太离谱衙门就不会管,私贩盐茶铁可是死罪啊!

问明白起始点和大致时间,徐婶子想了一回说:“这么一算,我回来说不得要进腊月了,家里还有活儿要忙呢。”

绣姑便在旁边笑着拆穿她,“你便是你家头一号挣钱的顶梁柱,什么零碎活儿偏要等你做不成?她是我极要好的妹子,嘴巴极严,人也痛快,你不要讲这些无用的话。”

徐婶子大笑,“也罢,既如此,往返近一月的开销你包自不必说,额外还需给我二两。”

又看绣姑,“怎么样,看你的面子,够实惠了吧?”

绣姑对明月点点头,意思是可以了。

明月连忙道谢,此事就算定下了。

二两额外酬劳,外加一月吃喝并返程大船单人八钱,三两半足够。

三两半换三t十两,值!

次日明月带七娘进城,一反常态没直奔薛记,而是先去了昨儿巧慧打听的几家灯笼铺,细细问价。

花灯样式极多,走马灯等可以动的自不必说,另有素纸扎好后添画的,有先染后扎的;有传统的方形、圆形、轮节形,还有麒麟、金鱼、老虎等精巧造型的,有手提的,还有下面安装木轮,上面栓绳子,可以在地上拖着走的,俱都活灵活现,精致异常。

当然,亦昂贵异常。

明月一眼看中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麒麟灯笼,约三尺长,二尺高,头尾以铁丝连接身体,略一活动便摇头摆尾的,神气极了。

但是要八十八两。

于是明月觉得它更好看了。

伙计亦得意非常,“我们老掌柜的乃是远近闻名的老手艺,知府大人家里都用他老人家亲手扎的花灯!听说还送到外地去呢。”

明月抓住重点,“老掌柜出手要贵吧?”

“那是!”伙计与有荣焉,“不过如今老掌柜有了年纪,轻易不大出手了,都是少东家和几个师兄弟做。”

明月心道,得亏他老人家不出山,不然只怕我要倾家荡产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