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因宋夫人身带毒素,这孩子即便被侥幸救回,也是自小体弱,大病小病不断。

慧善心中怜悯,又有宋夫人临死前的苦苦哀求,到底是叹息一声,答应留下来为宋家二公子调养身体三年。

三年后,慧善大师离去,留下其弟子道真与宋二作伴。

又三年,道真也走了。

换成宋琢玉每年一次去空相寺礼佛。

传来传去,故事便玄乎离奇起来。有的说慧善大师是真佛转世,能活死人肉白骨,其座下弟子道真便是那铁证。

君不见,那小和尚生而雪肤白发,瞳色异于常人,说不定便是那佛前鹤童所化?

此言一出,信奉者千千万万。空相寺的香火长燃不绝,无数人千里迢迢赶来,只为求慧善大师出山治病。

然而作为当年那场传奇的当事人,要让宋琢玉自己来说,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他只会大笑三声,摇头不语。

谣言不可尽信呐。

若慧善大师当真如传说中的那般抬手之间便施展奇迹,又怎么会连气息已绝的他都能救活,却救不了中毒的宋夫人?

事实上,当时把慧善请来已经是准备给他超度做法事的了。谁料刚到人大师怀里,那本该死去的婴孩又重新睁开了眼睛。

宋琢玉一闭眼,又一睁眼,好不容易接受自己再世重活的事实,就猛地看见面前一个闪闪发亮的大光头。

误以为这次穿成了个小和尚,想到以后便要清心寡欲,还会有数不清的戒律清规等着自己,他当即便悲催痛哭出声。

落在下人眼里,便是这慧善大师实乃一代高僧,竟厉害成这般地步,连死人都能救活,如何不叫人敬畏?

·

不过大师到底是大师。

虽没能有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功,却也的确于医术上小有钻研,把宋琢玉那连下地走路都没法的体质给调养得健健康康的,没几年就能开始到处捣乱了。

只可惜了原主的亲娘,那位宋夫人。本来将毒素全部集中在腹中胎儿身上,以死婴换一命,她还有得救。

但对方怎么也不同意,下了死命要先保住孩子,以至于最后毒素攻心,没能撑过去。

最后关头,也只来得及给这孩子取个名字。

——宋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原是取保持本真之意。

奈何后来被带到御前,陛下道“璞”字太拙,理应再添个“琢玉”二字。意为玉不琢不成器,经此番磨难,日后方能成为大才。

不过到底是有负圣望。

宋琢玉潇潇洒洒的长这么大,大才二字没体现出半分,倒是在花间坊里混了个“多情郎”的名头。

惹得他哥每次一提起就是顿好抽。

·

宋琢玉幼时身体不好,年年都得去空相寺住一小段时日。刚开始是慧善大师帮他调理,后面就变成了道真。

再后来,即便病好了,宋琢玉每年也会挑个日子上山去住住。毕竟道真也算是他的发小了,两人之间,那可是一起翻墙逃过课的交情。

寻了个日子,宋琢玉独自前往空相寺。

昨夜一场小雨,淅淅沥沥,台阶上仍有湿痕,一层一层的,却依旧跪了不少虔诚的信徒。

有道言,谁能一步一叩首,跪满空相寺前九百九十九层台阶,便能感动佛祖,心想事成。

于是多的是穷途末路之人,为了一线生机;亦或者是久困执念者,为了求而不得之事,不远千里的赶来,满怀期翼的,只为那渺茫希望。

长阶路漫漫,不知载了多少人孤注一掷的盼头。

不过宋琢玉没走正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