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1 / 2)

加入书签

。简单用过早膳,长队浩浩荡荡开拔前往楚州。

闻遥沿途见道路多泥泞,山路盘旋,周围树干曲折损毁众多,一半都被扒掉树皮和嫩叶。分明是盛夏,烈阳当空,周围景色却十分凄惨荒芜。

她瞧着瞧着,心不住下沉。此番场景着实不陌生,当年天水内战,叛王作乱还有雪灾水灾,她跟着商队一路行进,沿途看到都的是这番场景。

“诶。”她叫赵玄序:“对那些反抗的百姓,朝廷一般怎么处理?”

“打到他们自行散去。”赵玄序眼神瞥过来,一顿,略带安抚道:“不难打。杀几个出头的,其余人便会自行散去归乡,死不了太多人。”

闻遥:“这回应当与往常不一样。”

高少山接过话茬,感慨道:“是不一样。这次闹事造反有规模,那些人占据诸州府衙下辖乡县,有粮也有刀,不太像往常遭天灾的流民啊。”

天水各地每年都有地方要遭灾,老天惯常为难可怜人,看不得天下人人平安顺遂。百姓平日给上头地主官员当牛做马,趴在地上趴习惯了,所求不过有口饭吃。等最后的底线也被踩着才会站起来打砸呐喊一阵,叫上头人注意到他们活命的需求,给口饭吃。但也不过如此,米面一,他们就又会安静下来,老实本分恭颂陛下天恩。

闻遥摸把脸,叹息:“得了,人想活命没毛病。赈灾粮一到,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大家坐下来好好谈。”

因为怕遭受暴民百姓哄抢,赈灾粮即便走水路行程更快,也还是跟在赵玄序身后晃悠。

相对于宿州泰州扬州,最东边的楚州地方小,农事不盛、遭灾较小,动乱势力不大。一开始就被原本守军控制了个七七八八。沿途偶尔入村县遇到些流寇,军队抵达城门之下时城门大开,知府率一众官员相迎接,热络地表示兖王殿下一路辛苦,要给赵玄序设宴接风洗尘。

闻遥略略错过身看着城门内空无一人的街道,挥鞭抽打身下马匹往前走。赵玄序几乎和她一同动作,高踞马背之上勒住缰绳,肥头大耳的知府被马蹄子晃一下,叫身边人一扯才及时让开步子。

来者不善,汴梁贵人看上去心情不甚愉悦

面对鱼贯而入凶神恶煞的翎羽卫,知府什么都不敢表露,只压着惶惶不安的心跟在赵玄序后面。

没走出几步路,前面出现一个草棚。下面架着好几口一人高的大锅,锅上热气滚滚,其边一众百姓手捧着碗站在一边。闻遥走近了,见他们几乎就是一把把枯瘦的骨头架子,面上也没有什么反应,长队一直排到街角,像队苍白的游魂。唯有分发米粥的官吏伸出手中长勺在他们碗里打一下,落下一碗混合菜叶的米粥时他们眼神才泛起热,不顾菜粥滚烫往就嘴边送,囫囵大口吞咽。

知府背着手,大肚圆滚滚挺着,面带悲悯摇头晃脑叹息一句:“民生多艰,民生多艰。”

闻遥盯着那些灾民看半晌,又垂头去看他,莫名笑一下,说道:“你们这粥看起来不错。”

知府其实并不知道闻遥是谁。先前看到这一与兖王齐头并进的女子,他就已经开始揣测她的身份。闻言,总归是恭恭敬敬低头,说道:“是,楚州虽今年遭了灾,但承蒙陛下庇佑,往年风调雨顺,米仓有些存粮。也因这个,那些乱军无法蛊惑人心,下官也算为殿下守住一城。”

他话里话外带着炫耀谄媚,明里暗里吹捧一番自己的功绩。可惜这群从汴梁来的大人物都十足冷淡,看着他毫无反应。

既楚州无事,赵玄序不会在此停留。围看一圈城内景象,修整一番,补充物资后便迅速策马离城,赶往反抗军集聚的泰州扬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