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1 / 2)

加入书签

而上过钢琴课,有几分绝对音感的季念念皱起小脸蛋,直言不讳:“这歌跟臭脸哥哥写的一首好像啊!念念记得好像叫什么……午、午……”

“午后回声。”江知雾帮她补充完整。

“对!就是午后回声。”季念念说,“妈妈可喜欢听这首歌啦!念念觉得,还是臭脸哥哥写得更好听。”

季念念脆生生的话一落,两位当事人都有了反应。

“谁是臭脸哥哥?”江砚舟臭着脸问。

暨明旭笑了笑,把话题给扯回来:“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有时候旋律走向相近也难免,毕竟好的情感表达,总容易在相似的频段找到共鸣。不过我手稿的诞生时间在很久之前哦。”

这段插曲引起了弹幕的讨论:

【明旭脾气真好,还跟小朋友耐心解释。】

【确实,流行音乐就那几个和弦,听着像不奇怪吧?】

【但是……真的好耳熟啊,特别是副歌前那句转音。】

弹幕立刻有人抓住了重点。

直播镜头刚才确实给过平板特写,虽然暨明旭翻得快,但手快的观众很快从直播回放里截了图。

有人将截图放大处理,模糊地辨认着平板拍摄时自动生成的日期水印——那日期,赫然比江砚舟《午后回声》的正式发行日期早了将近半年。

【明旭刚才是不是说这首歌现在不属于他了?难道……?】

【结合暨明旭早年给人做过枪手的经历想想,细思极恐啊家人们。】

【几句捕风捉影的话,弹幕又搁这里福尔摩斯上了,要不要这么闲。】

【才华骗不了人好吗,砚舟出道之后爆曲不断,你们哥哥有什么?】

八卦总是能带来更多的话题度,弹幕上充斥着各种质疑和猜测,直播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江砚舟本人对此完全不在意,轻描淡写地冷嗤了一声,似乎压根没打算纠缠这种弱智的话题。

倒是江知雾严肃地询问:“暨先生,这首《晚风遇蝉鸣》,听起来很有想法。能聊聊它具体的诞生过程吗?”

暨明旭似乎早有准备,叹了口气,露出一丝怀念又苦涩的表情:“那时候还在北漂,住在地下室,条件很艰苦。这

首歌其实是某个夏天晚上,坐在巷子口的路灯下写的。那时候很迷茫,听着树上的蝉鸣,用一把旧的木吉他,突然就有感而发。”他描述得相当细致,画面感很强,很容易让人共情。

【这经历听起来好真实,不像编的。】

【时间线对得上啊,那时候江砚舟还没发《午后回声》呢。】

江知雾静静地听着,等他说完,才微微颔首,眼神却锐利了起来:“很动人的创作背景。但是,”她话锋一转,“你刚才演唱的旋律温暖而明亮,跟你的歌词听上去有点割裂。”

暨明旭的脸色瞬间变了几变,他显然没料到江知雾会从如此专业的角度分析这种不协调感。

他强自镇定地笑了笑,语气带上了一丝强硬:“江小姐不是专业音乐人,可能对音乐不太了解。有时候情绪是复杂的,歌词仅仅只能表达一部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i????ù???€?n?????????????﹒???????则?为?山?寨?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