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1 / 2)

加入书签

纵然有人敢心里大骂“牝鸡司晨”,但脸色表情半点不敢表现出来,死死咬着嘴唇,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毕竟一个时辰前的含元殿,还在血流成河。

眼前这位公主殿下,可不是养在深宫,只知风花雪月的柔弱女子,那是真正从玉门关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煞神。

但凡谁敢高声说一个不字,恐怕脑袋飞起来,恐怕只要一个眨眼。

“臣等,不敢有异议。”

萧鹤音面无表情地接受着众人的跪拜,她不觉得自己是胜利者,只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她恰好接住了胜利的果实。

*

圣人的丧礼办得极尽哀荣,举国缟素。

待漫长的丧期结束,长安城已到了黄叶纷飞的秋日。

萧鹤音登基那日,天高云阔。

明贞十二年成了过去,凤初元年,属于一个新的时代。

当年她的出生并不被看好,只是谁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她这位被流放封地十多年的公主,会成为大燕新的主人。

“鹤音。”

“你开心吗?”

萧鹤音站在天底下最高的地方,嘴唇动了动,轻轻笑出声,她自问自答:“我很开心。”

女帝登基当夜,安王自缢于天龙,就像当年被他逼死的宁王那样。

安王妃本应同罪处死,但这位女帝似乎并不打算赶尽杀绝,她给了安王妃另一个选择:“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但这并非是属于女子的仁慈,或许只是一种对过往恩怨的淡漠,有些时候,活着往往是比死了,更痛苦千百倍的事。

参与谋逆的官员很多,特别是谢氏大房一脉。

当初这位以铁血手腕登上帝位的公主,看似冷酷,处置得却颇有章法。

首恶谢举元被判处斩刑,其家眷则被革职除流放,遇赦不赦,永世不得归长安。

秦氏在谋反前一日,总算做了件明白事,强逼着长媳薛清慧与长子谢明宗和离,也不管薛清慧的意愿,直接吩咐婆子,把人看好,直接带着人返回薛清慧的娘家。

也不知是她早有预料,还是长女之死,让她有了悔悟,终究还是保得薛清慧和长孙女,免去了流放之苦。

而谢既言,因腿伤曾被沈策悉心医治过一段时日,虽然未能痊愈,但已能拄着拐杖勉强行走,或许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谢家长房离开长安那日,盛菩珠站在高高的城楼上,风扬起尘土,曾经华美的长安贵妇,如今衣

衫褴褛,步履蹒跚。

她心底一叹,终究还是命心腹悄悄追上去,送了些御寒的衣物和盘缠。

恩恩怨怨,至此,也算是做了最后的了结。

秋末,晨光熹微,卷帘竹篾上结了白霜。

盛菩珠悠悠转醒,眉宇间还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

她刚要动一动身体,便察觉柔软的腰肢,正被一只强壮有力的手臂牢牢箍在怀里。

“什么时候回来的?”盛菩珠眨了眨眼,映入视线的是谢执砚俊美毫无瑕疵的睡颜。

他应该是醒了,只是不太想动,眼底有着明显的青色,下颌也冒出了些许胡茬,显然是累极了,夜里归家,草草洗漱后就抱着她入睡。

谢执砚没应,依旧闭着眼睛,只是手臂更用力,甚至试探性地往下按了按。

“呜……”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做这种事,盛菩珠哪受得了,她没忍住轻哼出声,嗓音里还带着刚醒时的沙哑。

急急伸手,抓住男人不安分的手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