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1 / 2)

加入书签

的是:“你是姐姐,你要撑起这个家。”

“你是长姐,你要照顾好两个弟弟,她们就是你的责任。”

张兰草从小就是听着这些话长大的,念书的机会让给弟弟,下乡抢着去。

嫁人的时候,爸爸的嘱咐又改成了:“到了人家,要好好伺候丈夫,照顾公婆,别让人家说出我们张家的不是。”

勤快,持家,不让人说出不是,是她听了半辈子的衡量标准。

起初没有人告诉她,这是不对的。

她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悟出来,人是不可能被人满意的。

只要你追求被人满意,你会一直被人挑剔。

她尝试着争取过,但压榨你的人不会跟你讲道理,只想永远压榨你。

她只好低下头,让自己不在意那些指责,不公,继续做一个温和好脾气的人。

这种日子并不好过,她可以过,女儿不行。

所以,她一点点的,把悟出来的道理教给女儿,不要在乎别人的想法,实惠更重要。

外面婆婆在掐腰骂,她只捂上女儿的耳朵,贴着她的小鼻子逗她,这样女儿就能不注意外面的骂声。

“饿不饿?要不要花生糖?”

“嗯!”

妈妈的鼻子贴在鼻子上软软的,小鼻子里都是妈妈的香味,奶奶骇人的骂声就飘远了,小元元的耳朵都是妈妈软软的声音,小脑袋认真的点下来,小奶音呼呼的。

芝麻花生糖做的花生糖,又香又甜,是这个年代的人,家家户户都要买一点的。

小元元的手小小的,一块花生糖就塞满了,举着小胳膊朝妈妈嘴里塞:“妈妈也吃!”

张兰草幸福的衔过来。

花生糖硬硬的,小元元的小米牙咬的咯嘣响,小脸上的腮帮子都跟着一颤一颤。

吃的好开心啊。

唐婆子掐着腰骂了一会,自觉没趣,装了几把瓜子揣进兜里,去串门找那些老姐妹说话唠嗑去了。

张兰草在心里计划走这件事。

去哪里?

什么时候走?

怎么走?怎么避过家里人拿行李,这些都得想好。

还有就是火车票。

她上辈子死了之后,做了几十年的鬼,女儿每年清明过年都会来给她扫墓,聊天,跟她讲她的生活。

她知道,女儿上辈子是嫁在沪市的,女婿对她特别好,孙女也特别可爱,像极了女儿。

那就去沪市吧。

至于行李,根本没有借口可以拿出去,娘家很近,也没有她住的地方,可现在是82年,生活日用品的价格都还以分论,虽然更便宜,但钱也值钱,家里所有的钱是八百块,被褥衣服,置办起来都要钱。

“元元妈,烧点水,冲点茶叶过来。”外面牌桌上,唐爱国磕着瓜子喊。

不能表现出异样。

张兰草好脾气的起身去灶房烧热水,柜子里有一块五一斤的劣质茶叶,冲泡也没什么讲究,放一些叶子进去冲泡就行。

这时候也该是晚饭时间了,照旧是张兰草一个人忙碌,年三十的晚饭就是白菜粉丝馅的饺子,白菜早就提前买了几十颗码在墙根的,洗一颗剁成馅,用细笼布挤出多余的菜汁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