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1 / 2)

加入书签

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穆勒跟詹姆斯还是有过交手的。

瓜迪奥拉在这场比赛中,让穆勒取代曼朱基齐作为中锋出场,拉姆在单后腰的位置,小猪则是被定义为进攻型中场。其实是因为小猪脚踝上的伤其实并没有痊愈,在作为后腰的时候他需要考虑在防守跟传球时候的流畅性,而且还要考虑到犯规的成本。而让小猪踢进攻性中场的位置,是更能够保护他的伤势,他可以不用担心在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防守的重任。

虽然今天的无锋阵更像是瓜迪奥拉在帮助勒夫实验穆勒作为单前锋好不好用,德国队的两名前锋克洛泽跟戈麦斯都伤了,在接下来的国家队比赛日的时候,勒夫将要面临没有中锋的尴尬,然而基斯林早就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人家基斯林也说过不会回国家队。

就像穆勒说的,不能每一场比赛总是踢得那么精彩,能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获胜,结果比表演更加重要。除了里贝里在开场七分钟时候的世界波进球,让哈特又一次成为了背景板。扑右下角是乔哈特的弱点,在2012年欧洲杯英格兰跟法国的那场比赛中,里贝里跟纳斯里轮番的瞄着哈特的右下角,也还进了一个。所以,进球还是得靠英格兰的门神啊!

拜仁制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八十分钟。在3分23秒内的连续94浇传球,持续的寻求切入禁区、侵略性地控球、保持稳定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虽然在最后的十分钟,曼城的绝地反扑,内格雷多的替补出场扭转了曼城的颓势,曼城扳回一球并且还有一脚射门是击中了门框,在对吼的时候还导致了博阿滕的一张红牌。博阿滕因为背后铲倒亚亚-图雷被当值主裁直接红牌罚下,赛后博阿滕为此的解释说:“当时的情况是我必须出现在那个位置上,每个人都会选择为了队友这么做。不过那是一个愚蠢的红牌,因为并非必要的红牌。”

在这近乎完美的八十分钟里,大家看到的只是曼城球员的尴尬,拜仁混合长短传球、高速移动持球、侵略性的施压贯穿全场、高位逼抢、赢得他们尝试的大部分阻截、完成几乎全部的传球。他们很大程度上绑架了足球并一直试图给曼城造成伤害。实际上就是瓜迪奥拉强调的中场控球,还有海因克斯的拜仁进攻方式。

从这场表现看来,穆勒还不太能够适应这新的位置。基本上是在场上消失了,战术作用被削弱,身体太单薄扛不住对方后卫的夹击,很难拿住球,不习惯背对球门拿球,但还是依靠冲刺打乱曼城后场。虽然穆勒还是有一粒进球,不过穆勒这个的跑位接过丹特的长传,停球射门一气呵成。

可能是这粒进球,让瓜迪奥拉有种错觉,穆勒在无锋阵上不仅仅扮演了伪九号,他贡献了非常流畅的前锋表现,在各个进攻位置上进进出出切换自如、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不断出现,穆勒的表现就是胜利的缩影。

赛后诺伊尔还跟哈特换球衣了,问穆勒为什么没有跑去抢在诺伊尔之前跟哈特交换球衣呢?答穆勒表示他已经有了布冯的球衣,哈特的等到国家队的时候再说。于是这个与英格兰史上最强门将交换球衣的机会,让诺伊尔捞到了。英国寒冷的天气,也让在饮水机的天团们一个个穿成了像是爱斯基摩人的样子。

还是贝皇会吐槽,赛后贝肯鲍尔表示,即便是作为英格兰的门将,哈特也是可以扑出里贝里的射门。第二天当瓜迪奥拉在报纸上看到马特乌斯的评论:“tikitaka'抵达巴伐利亚。”这份报纸随即被瓜迪奥拉扔进了垃圾桶里。

结束了跟曼城的欧冠比赛,拜仁在曼彻斯特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找了一个球场进行了训练。原先的计划是先返回慕尼黑,但是德甲的下轮比赛是客场对阵勒沃库森,为了避免反复的旅程折腾,拜仁会在下午的时候直接从曼彻斯特飞去北威科隆,准备周六晚上的德甲联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必须要在不背绊倒的情况下度过啤酒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