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笺告急(1 / 2)
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笺告急
大雍景治年间,藩镇势大。
长亭王朱晟独子隐姓埋名,化名朱雍,以布衣之身发迹,整合藩镇兵马,挥师南下。短短两年间已占据四州。有见北地囊军者,均言其军容整肃,大有虎吞山河之势。
而今位属九边重镇之一的蔚州,也已大半归属北襄军。
襄者,有解衣耕种之意,《说文解字》有言:襄乃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有昂扬向上之意,或假借为高丶除丶助丶成等义。
朱怀安将魔下兵马取以襄军,便是要告诉世人,北军乃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战,他化名朱雍,从军中底层做起,则等同于解去华服,白身从戎,与布衣百姓乃是同一阵营。
此时蔚州境内,前年才刚从翰林院庶吉士熬出头,出任丹县县尊的吴文才正在发愁。
「想我寒窗十年,又屡遭磨难,这才出人头地,做了一县长官,如今不过二年,蔚州竟被叛军攻破,等叛军攻破城池,我又该如何应对?」
一旁,衙门师爷出主意道:「大人,叛军势大,若是此时放弃城池,撤回京城,还来得及。」
「撤回?弃城而走与逃兵何异?况且我若走了,这一县百姓无人照应,倘若生出乱子来,又会有多少人妻离子散?」
城墙上,蓄了短须的吴文才不复以往的意气风发,而是多了一些沧桑和沉稳,他叹道:「如今我只希望那北襄军果真如传言一般,不犯百姓一犬一家.....
」7
「大人要降?」师爷眼前一亮,一旁的武将守备同样投来视线。
北襄军彪悍,攻无不克,蔚州郡县不战而降者甚多,而执意与北襄军为敌者,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慈不掌兵,两军一旦交战,许多事情便会脱离掌控,再难挽回。
在场之人,有心死战者屈指可数,剩下的人谁也不敢赌北裹军的喜恶。
吴文才看了圈师爷和守备将官,幽幽道:「我为大雍臣子,得朝廷器重,才有今日成就,若我不战而降,岂非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那大人是想.::
男吴文才伸手扶向城墙,了望远处尘烟,目光深沉道:「张守备,取弓来!」
一旁的守备犹豫片刻,还是将弓递给了县尊。
吴文才看着远处逼近的沙尘,
暮色中,一支玄甲军肃立如林,裸露在外的锋刃处映着寒光。铠甲相击,铮然有声,其间将卒身姿皆如松如岳,军容之整肃令鬼神生惧。
底下有嗓门大的执旗兵出列,于马上举起金色旗帜,让丹县主官武将等人即刻开门投诚。
吴文才挽起长弓,咬紧牙关,冲着城外军列射出一箭!
底下执旗兵吓了一跳,还当是有武艺高强的好手要拿他当下马威!
执旗兵一个马肚藏身,驱马后退,却不曾想那箭只射到一半距离,便势头萎靡,扎在了地上。
吴文才丢下长弓,说道:「不发一箭一矢是不战而降,而今我击发一箭,便是表明了我的立场「但我身为一县长官,却没能为国朝守住疆土,其罪依旧难赎,从今日起,我便是大雍罪臣,
再不是你们的官长。」
吴文才双手举起,摘下官帽顶戴,郑重的放在了城墙上。
朝廷克扣银,迫使镇北军倒戈,蔚州各郡县军中饷银同样遭受其害,若不是吴文才这两年弹心竭虑,将治所打理的井井有条,给军中将士额外关照,怕是此时的军将早已投敌求荣去了!
「一个丹县抵不住北襄铁军,若是因我一人,让县中百姓受难,使军中将士白白丧命,那便是我的罪孽。」
「张守备,李县丞,今日我一人不降,与尔等无关,若北襄军怪罪,也是我一人罪责。」
「大人......」县丞与张守备几乎同时张口,但当两人目送吴文才走下城墙时,却无一人上前阻拦。
唯有师爷小跑着跟了上去。
「大人何必要射那一箭,若惹恼了北裹军,不就祸事临头了吗?」
吴文才没回话,他射的哪是箭,而是心里的不甘!
枉他有一腔抱负,到头来竟陷入两头为难的境地。
一面是臣子忠义,一面是百姓安危;一面是烂透了的大雍,一面是刚兴起的「仁义之师」。
这仗怎麽打?
「师爷跟着我难道就不怕被我连累?」
吴文才问。
「大人于我有知遇之恩,若无大人,我现在还是身陷图图,难洗冤屈的囚徒,若大人真要与北军一战,我也当舍命陪君子!」
吴文才笑道:「那倒不必,若北裹军真如传言那般,你我未必有祸。届时我便归隐山林,从此再不入官场。」
两人回到衙门,吴文才还未与属下叮嘱妥当,便有戎装严整的北裹军队将衙门团团围住。
当先将官来到堂前,喝道:「吴文才何在?」
师爷面如土灰,心道完了!
吴文才轻笑一声,走向前去,浑然不惧道:「我便是吴文才,城头那箭也是我射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来人挑眉看向不卑不亢的吴文才,内心多少有些欣赏,他开口道:「我家主帅有书信一封,让某亲手转交与你。」
说完,这将官把一封信递给了吴文才。
「敢问将军姓名?」
「某姓王,单名一个梁字。」
吴文才接过信件,打开匆匆一看,眼晴顿时睁大。
「朱....
朱字刚出口,吴文才瞬间反应过来,他急忙收起信件,说道:「有劳王将军回禀,此事容我再考虑一二,待明日我再给予答覆。」
王梁点点头,说道:「我军早探得本县苍丰实,赋税不苛,刑狱清明,实乃吴县令治理有方,今后还请有劳吴县令继续济民之善政,让本县尽早安稳下来。」
「王将军,我乃大雍官员,你等是北裹.....
T
王梁抬手打断道:「吴县令不必急于答覆,我知吴县令爱民如子,便是为了城内安稳,代为治理几日又有何妨?」
「某还有要事,不便滞留,还望吴县令体谅。」
吴文才还要说些什麽,就见王梁拱手转身,出了衙门。
衙外,王梁走向众军,喝道:「诸军听令!我等乃仁义之师,凡军中士卒违反军纪,取民一钱一缕者,立斩!凌虐百姓者,以奸军论处;窃物夺功者,以盗军当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