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破妄,丙午之劫(1 / 2)

加入书签

第113章 破妄,丙午之劫

历劫,历劫,劫是什麽?

赵佶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通真先生知道,可是他却以天机不可泄露的理由,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

他想过很多可能得劫数,也许是孩子谋反,也许是百姓造反.

或者辽国,金国人打过来,从此国破家亡。

可赵佶从未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自己做的不好。

人能真正将罪责归于自己,是非常难的。

大部分人的心态是将责任推卸出去。

「也许对一些人而言,朕才是他们的劫数!「

吴晔静静地,听着皇帝的抱怨。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远比做一个指导者重要。

吴晔不急于为赵佶灌输他的理念,也不认为赵佶经历过一次打击就能变成一个好皇帝。

不管历史上如何评价这个昏君,吴晔看赵佶,他不过是一个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三十多岁的大小孩。

很多别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东西,他却从来没有接触过。

所以他震撼,他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

这份冲击来源于蔡京他们为他编织的一个美好的梦幻,让赵佶沉浸其中。

但冲击并不意味着改变。

有些人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也许会拒绝相信。

他们会缩入自己的壳中,从此拒绝去想,去接触他们不愿意接触的东西。

以他对史书上那个赵佶的理解,胆小懦弱的他很有可能会选择这条路。

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

但如果他能走过自己的魔考,这也意味着自己这些日子的【养成】多少有点用。

这场考验虽然不在吴晔的计划之内,但他想袖手旁观,看看赵佶的表现。

果然赵佶并不是指望他的回答,他只是自言自语,企图消解自己的恐惧。

马车回到地道口,吴哗和高俅将皇帝带回静室。吩咐吴晔好好照顾皇帝之后,高俅原路返回。

毕竟他明面上已经出宫,不能出现在宫内。

「陛下睡下便好!」

吴晔将宋徽宗扶到一处休息的软榻,颂念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悠扬的诵经声中,赵佶沉沉睡去。

面对沉睡的赵佶,吴晔的脸色变换不定,他想了一下,趴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想像你在大海上,温暖的海包裹着你——」

赵佶做了一个梦,梦见金兵攻破了城门,他和他的儿子们,都被俘虏了!

下一个画面,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被人抽着鞭子催促着,宋徽宗迷茫地看着这一切,他为什麽会变成阶下囚。

「爹爹,救我——」

赵佶看赵福金被人拖着,逐渐消失在牢房的角落,他清楚的听见她的哭声,然后转成痛苦的呻吟。

心如刀绞!

赵佶无能狂怒,他不知道事情为何会变成如此?

他拼命摇着牢房里的栏杆,想要一个答案,可是眼前的画面变了。

「官家,贵妃生了!」

衣衫槛楼的老宦官,给赵佶抱来一个孩子。

孩子长得很粗犷,跟他一点都不像,赵佶不确定这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他犹豫了半天,要不要相认?

他的手,抹在孩子的脸上。

一股莫名的心情占据心头,他正要喊那孩子名字,突然孩子睁开眼,咧嘴笑。

「你个贱奴,也配当我爹?」

赵佶如遭雷击,他仿佛被人抽了一巴掌,整个人呆立当场。

眼前的世界再次破灭,他猛地坐起来,浑身是汗。

「陛下——」

一个宦官赶紧贴过来,为赵佶擦去额头的汗水,赵佶茫然四顾,一时间不记得他为什麽会回到宫里。

记忆如潮水一般涌入心头,宫外的记忆,逐渐被他想起。

那个腐烂的,漂浮在岸边的孩子,让他惊恐幽惧。

「先生呢?」

赵佶第一时间,就是寻找吴晔的身影。

「陛下,先生和高太尉,在花园里候着您醒来呢?」

「先生哪,您上次跟我说的事,还作数吗?」

吴哗是被高俅给拉出来的,他本想守在皇帝身边,等他苏醒。

不过高俅已经找了吴晔好几天了,恨不得现在就拉他出去说道说道。

他自然知道高俅的麻烦在哪里,只是笑而不言。

高俅,也算是他和童贯斗争的衍生,或者说是被联金灭辽的事件殃及池鱼。

童贯在政和年间,可谓是他人生的最得意的几年。

所以这位宦官在行事的风格上,已经变得跋扈起来,高俅身为宋徽宗的宠臣,他们本应该维持表面不错的关系。

但在上次因为李师师的事情之后,他乾脆拿高俅开刀,准备用他来成为自己的踏脚石。

高俅自然不敢,可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更知道禁军被他霍霍成什麽样。

所以在被童贯挤兑,约定打一场之后,高俅就陷入了焦虑中。

好像也只有吴晔有本事帮他一把。

当然,他也知道找个道士给他出主意十分可笑,但更可笑的是除了求吴晔,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吴哗笑语晏晏,想了一下,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