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 117:门派底蕴(2 / 2)

加入书签

王盛想起那段短暂的非正规学习经历,确实是为了混个资历去的,没想到此刻被刘院长提起,成了拉近关系的由头。

他点头道:「是,那段学习经历虽然短暂,但也让我对影像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受益匪浅。」

「那就好。」刘国碘满意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王盛啊,今天请你来,除了表示欢迎,也是想代表学校,表达一下北电对你未来事业发展的支持态度。

你在北影厂,在联盟做的事,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商业成功,更关系到整个行业在转型期的探索。北电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最高学府,理应成为你坚实的后盾。」

他顿了顿,开始细数北电能提供的具体支持,显然是有备而来:

「首先,是人才支持。北电每年毕业的导演丶表演丶摄影丶录音丶美术丶文学丶管理各系优秀学生,只要你需要,学校可以优先推荐,牵线搭桥,帮你组建最顶尖的年轻团队。

理论扎实丶充满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对你正在进行的工业化探索至关重要。」

「其次,是学术与智囊支持。学校的教授丶专家,无论是在电影理论丶美学研究,还是在市场分析丶政策解读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

你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庞大的智囊团,遇到难题,随时可以来交流请教。我们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研讨会,邀请你和业界的精英,与师生们共同探讨前沿问题,碰撞思想火花。」

「第三,是项目合作与研发支持。北电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有对新技术丶新形式的探索热情。

你的『电视电影』模式,完全可以和学校的教学实践丶毕业创作结合起来,成为师生们『真刀真枪』的练兵场。

反过来,师生们的一些创新想法和实验性作品,也可以为你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灵感来源。

比如,你们正在推进的VCD发行,完全可以尝试与学校的音像资料库进行合作,开发一些经典影片修复丶电影教育类的特色产品。」

「第四,是品牌与声誉支持。你王盛的名字,加上北电的校友身份,无论是在国内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还是未来有机会走向国际交流,都会是一张极具分量的名片。

学校也会利用自身的媒体资源和行业影响力,为你和你的企业提供正面的舆论宣传。」

刘国碘条理清晰,将北电能提供的资源一一阐明,诚意十足。

他最后总结道:「总之,北电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按部就班来上课的学生,而是一个能将课堂延伸到广阔市场,用实践反哺理论的特殊合作夥伴。你在这里的学习,可以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我们希望,北电能成为你事业腾飞的新跑道,而不是束缚你的围墙。」

王盛认真听着,心中明了。

北电这是看中了他和他背后代表的巨大资源与发展潜力,希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将他这位「超级学生」牢牢绑定,实现互利共赢。

这正合他意,有了北电这块金字招牌和其背后庞大的资源网络,盛影传媒和电影厂联盟的未来,无疑将如虎添翼。

「非常感谢刘院长和学校的厚爱。」王盛郑重回应:「北电的资源和支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顺利入学,我希望能将理论学习与公司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愿意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尽一份力。

比如,设立实习基地丶提供项目实践机会丶甚至合作开设一些针对行业新需求的短期课程,都可以探讨。」

刘国碘闻言,脸上笑容更盛:「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具体细节,等你正式入学后,我们可以让相关部门和你对接,慢慢细化。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成为中国影视产教融合的一段佳话!」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