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章 巡抚出巡 格物致知(2 / 2)

加入书签

卢象升一行人微服走访,深入其中。

他看到,在那些巨大的工场里,数以百计的工匠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火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他们有的奋力拉着风箱,让炉火烧得更旺;有的手持长长的铁钳,小心翼翼地从炉中夹出烧得通红的铁胚;有的则数人一组,挥舞着沉重的大锤,极有节奏地捶打着铁胚,火星四溅中,铁胚被锻造成各种形状。

更让他感到心惊的是其组织效率。

这里早已不是传统的小作坊。

在一个巨大的工场内,他看到数百名「佣工」在管事们的指挥下协同作业。

从原矿的粗炼,到铁水的浇铸,再到成品的锻打丶淬火丶打磨,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区域和专门的工匠负责,彼此衔接,井然有序,其效率之高,竟隐隐有几分行军布阵的章法,令他这个宿将也为之咋舌。

他走进一间号称「老字号」的铸锅厂,老板是个精明的矮胖商人,见他们衣着不凡,便极力推销。

「几位客官,可是从北边来的?看看咱们佛山的广锅!您瞧瞧,这锅壁,薄如纸;您再敲敲,这声音,清如磬!韧而不脆,薄而不裂,传热又快,整个大明,您找不出第二家!」

老板抓起一口铁锅,递到卢象升手中。

卢象升掂了掂,果然分量极轻,锅体匀称,内壁光滑如镜,他用指关节轻轻一弹,发出的声音清越悠长,竟非凡铁可比。

老板见他识货,更是自豪地说道:「不瞒客官,咱这广锅,不止行销两京十三省,就连南洋的那些番邦,都抢着要!每年从广州港出去的船,哪一艘不装着上千口咱们的广锅?这可是朝廷的紧俏货!」

卢象升默然颔首,将锅放下,皇帝批注中的「广锅独步天下」,诚不我欺。

辞别了铸锅厂,卢象升凭着皇帝御赐的一块玄铁腰牌,七拐八绕,进入了一处戒备森严的院落。

这里,便是「官督商办」的军械工坊。

迎接他的是一位锦衣卫百户,见到腰牌,二话不说躬身便拜。

进入工坊深处,一股更加炽烈的高温扑面而来,在一处厂房内,卢象升看到了让他此行最为震撼的一幕。

数门体型巨大丶炮身粗壮的崭新炮胚正静静地躺在巨大的沙模之中。

这些火炮的形制,与孙元化操练的「红夷大炮」极为相似。

几十名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正围绕着其中一门炮胚忙碌着。

他们将一桶桶熔化成金红色液体的生铁,通过特殊的陶制管道,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浇淋在炮胚的内壁之上。

「大人,这便是『生铁淋口』之术。」锦衣百户王飞鸿在一旁低声解释道,「此法可使炮膛内壁形成一层坚硬无比的表层,硬逾精钢,韧性却不减。如此铸出的炮,不仅膛压更高,打得更远,且不易炸膛,可反覆使用。」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自豪:「陛下在登莱丶南昌丶佛山等多地,皆设有炮坊试制新炮。一开始,各处皆有优劣。然经过摸索,唯我佛山工匠,将这『生铁淋口』之法掌握得最为纯熟。」

卢象升缓缓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门刚刚完成淬火,尚带着馀温的炮身。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辽东的战场。

他仿佛看到了后金的铁骑排成密集的阵型,如黑色的潮水般汹涌而来。

而在这潮水面前,一排排崭新的火炮发出震天的怒吼,赤红的炮弹撕裂空气,在敌阵中炸开一团团血肉横飞的死亡之花……

一个镇,竟能孕育出如此磅礴丶如此精湛的造物之力。

这股力量,源自民间,却足以撼动国运。

站在熊熊的炉火之前,感受着这股近乎蛮横的,源自百工技艺的伟力,卢象-升想起了皇帝关于广东经济的详尽分析,想起了皇帝对佛山军工潜力的断言。

直到此刻,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天下之大,何事能逃过陛下的双眼?

卢象升在心中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目光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陛下端坐紫禁城,竟能洞察万里之外的岭南虚实至此……非人哉!真乃……天授之君!」

在离开佛山之后,卢象升并未返回广州,而是继续着他的「格物」之旅。

将皇帝方略图上的一个个红圈,用自己的脚步和双眼一一印证,最终在脑海中拼凑出了一副完整而震撼的南粤拼图,并彻底洞悉了皇帝派他南下,名为巡阅丶实为刮骨的真正意图!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