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8(1 / 2)

加入书签

巨额盐利,徇私包庇,暗箱操作,肆意操控吏选,可有此事?”

方绩拜倒在地:“微臣不知他们为何攀咬,请圣上明鉴。”

他没有大声喊冤,语气隐约有几分委屈。

只有供词,没有明确证据,自然无法定罪。

谢长锋缓和了语气:“方卿素来尽忠职守,兢兢业业,朕自然愿意相信你,只是窃国之利不能容忍,你牵涉其中,便先停职居家,听候调查。”

“微臣遵旨,谢吾皇隆恩。”

“十年前播州叛乱,残杀官署之案,重新调查取证,此次若再有误,尔等与杨氏土司同罪论处。”

涉及官员,一般都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协力审查。

一时间,三个部门的官员皆捏了一把汗。

“十年前经办此案的是哪几个?”谢长锋沉声质问。

这谁能记得?

可若不立刻回答出来,皇帝恐怕会更生气。

忽有一人出班,是户部右侍郎卫桢。

去年年底,他受命负责制定矿税新规,年初便已发布施行,三个月过去,颇有成效。

“回圣上,十年前审结此案的,乃原刑部尚书寇正、原大理寺卿娄关、原都察院左都御史付辉,三人皆已乞骸骨,归乡养老。”

众官震惊,十年前的事情,你竟记得这般清楚?!

身为上司的户部尚书袁观德,对下属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卫侍郎为人不够圆滑,但做事向来认真严谨,若没记错,他和林应节是同年进士。

或许二人当初结下深厚情谊,以致于林应节含冤而亡后,卫侍郎一直耿耿于怀。

“传朕旨意,着三人返京问询。另,江西巡抚史赞曾任贵州左参议,控诉林应节之暴行,亦召其回京。”

“皇上圣明。”

谢长锋撇了撇嘴,他才不圣明,圣明的是他的宝贝女儿勺勺才对。

今日都四月初五了,再过十天就是勺勺生日,也不知勺勺能不能及时回京。

对了,还有一件事差点忘了。

“邪.教利用道观遮掩蛊惑百姓,并钻律法之漏洞,借宫观之田无需缴税之便,变粮为毒,此乃田税赋法之大弊。道仙本意是庇佑芸芸众生,朕厚待于信道之徒,却受背击,朕心愧耻,若挞于市。”

袁观德当即道:“此事乃邪.教余孽过于猖獗,与陛下无关,陛下莫要自责,伤及龙体。”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错就是错,”谢长锋心灰意冷道,“朕决定取缔宫观私田之制。”

“陛下三思啊!”

天下道观道士何其多,圣上突然颁布此旨,那些方士如何能接受,届时煽动百姓抗议不满,引发动乱,得不偿失啊。

众臣极力劝阻,就算要改制,也得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

他们劝不住,只好一个个抛媚眼,求助于吴山青。

吴山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