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1 / 2)

加入书签

的随从自然求之不得,却还是问了一句:“可会惊扰公主?”

恰逢孟繁出府,见此情状,便道:“孔大人数十年赤心报国,公主体恤还来不及,快抬进来。”

随从当即抬起孔乾一,跟随孟繁行至厢房,徐青琅也接到消息赶来看诊。

其余官员打道回府。

刘兆逾大步踏入书房,至次间,香炉青雾袅袅,一人盘坐云雾之中,着素白道袍,尽显仙风道骨之姿。

“神真,别装了。”

真把自己当神仙了?

神真道长不动如山,慢悠悠道:“刘都台,切莫心浮气躁。”

“公主病了,需要道士诵经静心,”刘都台轻呵一声,“道长,你还坐得住吗?”

神真睁开双目,拂尘扫过臂弯,起身离开蒲团,至桌边倒一盏茶,方才开口。

“去年四月,天降大雪,皇帝受道仙示警,此后一改昔日昏聩,不再沉迷炼丹,皇后及三位皇嗣亦脱胎换骨,堪为神迹。”

刘兆逾虽不信鬼神,可此事的确透露着诡异。

“坊间皆传闻,是因道仙点拨,才会变化如神。”

“是啊。”神真道长酌饮茶水,“我修道多年,心诚意坚,也未能窥到片缕道法,更遑论道仙入梦。”

刘兆逾不由道:“那可是真龙天子,你不过肉骨凡胎。”

“非也,岂知是先有龙椅再有天子,还是先有天子再有龙椅?”

开国皇帝出身穷苦,不也御极天下,成了所谓的真龙天子。

刘兆逾厌烦他弯弯绕绕的说辞,单刀直入:“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不想亲自去见见道仙点拨后的公主?”

“见。”

壬戌三月初五,数十位袍袖飘飘的道士,站在公主临时府邸外等候召见。

这些人都来自成都府方圆五十里的道观,收到藩司衙门的命令,前来为公主殿下解忧。

高巡抚说了,公主听惯御用道长的诵经,若是碰上不合适的,岂非叫公主更生烦躁。

一众官员不敢担责,就召集数十道士,让公主自己挑选,自己挑出来若还不得用,总不能怪到他们身上。

其中有鹤发矍铄的老道士,有举止端肃的中年道士,还有相貌俊美的年轻道士。

不管公主喜欢哪一类型,都可以满足。

神真立于众人之间,须发皆白,姿态从容淡定,即便个头不高,也尤为醒目。

其余道士皆拱手:“原来是龙鸣山凌霄观的神真道长,失敬失敬。”

“见过诸位道友。”神真回礼。

高铨适时近前:“诸位道长,请。”

众人入府,一路随他穿过游廊,越走越偏,直到一方冷清院子驻足。

“高大人,这是何意?”一位年轻道士率先藏不住话。

“人数太多,公主无暇一一面见,故设置了考试,考试合格者,方能见到公主。”

众人:“……”

“院中考场已安置妥当,桌上放有考卷和文房四宝,诸位若不愿参与考试,径自离开,愿意之人还请入内落座。”高铨顿了顿,见无人转身,遂道,“考试为一炷香时间,诸位可别耽搁了。”

数十人立刻蜂拥挤入庭院,就近寻到桌案坐下,低头去看考卷。

考卷上有两种题型,相当于科举中的帖经和墨义,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填空题和简答题。

谢明灼亲自翻阅道家经卷,并从中截取题目,有众所周知的《道德真经》,也有冷僻的小众经书。

这是在考察道士们的知识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