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5(1 / 2)

加入书签

着,抬眼问道:“怎么,你们也想扎几针?”

两人看着针尖发怵,忙转身离开屋子,站在外头等。

姜晴跟着他们出来,关上门,直接坐到门槛上,以免两人闯入。

屋内,徐青琅替白三疏通手部经络,原本充血的手慢慢淡了颜色。

“要是再迟点,真的会废。”她瞅了一眼白三微颤的睫毛,暗叹一声,“铁柱哥,白沙村的总催可真不当人。”

谢明灼临窗而立,观察屋外动静。

“那就推翻好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落入白三耳中,不啻于一道惊雷。

没想到流沟村也有同样想法的人!

可惜这样的人在盐场活不长,白总催就是血淋淋的前例。

他正想着要不要继续装晕,便听那人又说了一句。

“你叫什么名字?”

他脱口而出:“白三。”

第93章

◎点灯之人◎

流沟村新井。

达子叔和项敬惠围在井边,聊得酣畅淋漓,有时语速快得旁人根本听不懂。

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匠人,一个是集蜀地各个盐场技术于大成的年轻御史,双方对盐井的开凿和改造都有自己的理念,但同时,他们的想法也会发生交集。

达子叔越看项敬惠越顺眼,他本就喜欢读书人,而当这个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会外行指导内行时,他就更加青睐了。

两人简直相见恨晚,全程无视旁人,对新井开凿的计划和畅想不谋而合。

“小严啊,你是真不错,”达子叔拍拍她的肩,“以后盐场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项敬惠谦逊道:“小子才疏学浅,还有很多问题要向周老请教,还望周老不吝珠玉。”

这句“周老”喊得周达通体舒畅,他听不懂“不吝珠玉”是什么意思,但想也知晓是夸奖他的好词。

不愧是读书人,说话就是中听。

“要得要得,”周达眉开眼笑,“那咱们先开井?”

新井已经凿了半个月,都是项敬惠负责指挥的,井壁开凿很顺利,再往下挖破几层土,肯定能出大量的卤水。

之所以说新井堪舆有问题,是为了从白沙村请出周达,试图从他口中打听出白沙村的秘密。

未料买一送一,还带出一个疑似被酷刑折磨的灶丁。

项敬惠为了给公主拖延更长时间,不断找周达谈论盐井开凿的问题,周达为了让白三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同样毫不吝啬,一丝一毫的小毛病都得钻研半天。

双方都是凿井的“大师”,糊弄糊弄其余人还是相当容易的。

至于井匠,能歇上半天,何乐而不为?

大半天过去,严大发带人来检查进展,见井匠们坐在一边休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破口大骂。

“骂什么骂什么?”周达中断他的狂吠,“晓不晓得啥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严大发:“……”

这位爷他可不敢随便吼叫。

愤怒之后的僵硬,让他的脸极度扭曲,丑得周达眼睛生疼,连忙扭回去看项敬惠洗洗眼睛。

“你要不乐意老子监工,老子这就回村。”

“达子叔跟我开玩笑呢,”严大发立刻拦住,挤出一个笑容,“我方才不是针对您,是看他们偷懒才不小心惊扰到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