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 / 2)

加入书签

,直直射中靶心。

“忘了说,‘晋王’也学过骑射,嘿嘿。”

谢明灼:“……”

她伸手去够箭筒,连发三箭,箭箭穿透靶心,箭矢射中草靶后,尾羽还在嗡然颤动。

“啪啪啪。”谢明烁由衷鼓掌,满脸赞叹道,“铁柱啊,你这样,哥压力很大的。”

谢明灼睨他:“是谁说要摆烂来着?”

“谢明烜,肯定是谢明烜!”

“哦,我会告诉大哥的。”

“告诉就告诉,反正他也打不过我。”

“你俩要是打起来,第二天宫外就传出齐王晋王不和、大打出手的流言。”

谢明烁摆摆手,一脸不在意:“只要我跟他再表演一次兄弟和睦,这些流言就会不攻自破。”

大多数民众只会相信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而那些公之于众的信息,又有多少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谢明灼笑笑,掸了掸身上被风吹来的草屑,“天更冷了。”

天愈冷,大雪愈近。

“陆御史拿着圣旨,应该没人再敢阻挠。”谢明烁仰望天穹,“希望这个危机能早点过去。”

“经历司的人是不敢了,但不代表县级官吏不敢。”谢明灼换了一把两钧的弓,试着拉了拉,很轻松,“陆御史总不能跑遍所有的县城,那些人也总能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

箭矢命中靶心,在大力作用下几欲穿透整个草靶,侍箭的宫人拔都拔不下来,最后还是姜晴伸手拽了出来。

“你这武师傅找得真不错。”谢明烁赞了一句,回应方才的分析,“你说得对,自古皇权不下县,凭陆御史一己之力,的确办不到。”

那些官吏总能找到脱罪的借口,比如铺兵半路意外身亡,公文未能送达;比如商户捐献的钱粮没能及时到位,计划无法顺利落实;又或者是那些愚昧的农户根本不听官府的劝告。

他转念一想,问:“那你还叫他去监督‘刈麦计划’?不如直接叫他查宗震好了。”

小陆一个人就要管两件难办的事,实在是太辛苦了。

“只是借他的手先施施压。”谢明灼放下柘木弓,漫不经心道,“倘若真有人阻拦政令传达,你认为该如何?”

谢明烁抓了一下头发:“编歌谣传唱?”

可是河南那么大,光北部就有好几个府,府下设县,从县到镇、村,等歌谣编出来,传到农民耳中,雪早就下了。

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没有奔波在县、村之间的基层吏役,这样繁琐的任务根本无法开展。

要是老百姓都能看懂报纸就好了。

“看来,你的传媒有时候也无用武之地。”谢明灼揶揄。

谢明烁苦恼:“不是没有用武之地,是民众识字率太低,交通也不发达。”

而识字率的提高和交通的便捷,绝非一日之功。

谢明灼结束训练,翻身上马:“我先回去了。”

“哎,等等,你还没说你的办法。如果这次政令无法下达,你打算怎么办?”

“会下达的。”

临近晚膳,四人围坐桌前。

孟绮问:“明烜怎么还没回来?”

“不知道。”谢明烁托着下巴没精打采,时不时瞅一眼谢明灼,欲言又止。

谢长锋:“你老是看勺勺做什么?”

“有问题就问。”谢明灼靠上椅背,姿态慵懒。

谢明烁:“下午在演武场,你为什么笃定政令会下达?难道你shsx给了陆御史什么秘密武器?”

“没有。”

“那是为什么?”

谢明灼放下茶盏,耐心解释:“政令停滞,是因为有人不愿看到朝廷顺利赈灾,唯恐天下不乱,对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