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2 / 2)
她笑了一声,刚想丢进嘴里,李玄白挑眉:“你想清楚点,如今坐在你面前的,是谁。”
她抬眼皮搭理他一眼,将那葡萄递到他嘴边。纤细的莲瓣一般的指甲,捏着半剥的葡萄,他垂眸睨了一瞬,心满意足地衔进嘴里。
那个姓顾的不在,他也真是舒心。
“你知道,当日,我是怎么成了摄政王的吗?”
“略有耳闻。”她漫不经心笑着,“那位莫名其妙的国师先生,给皇上提了条计策,‘放虎入山’。”
既然要造反的,同时有两位,那么,就大开山海关,同时放两位进门。
“当日,我在山海关外,正同常达打着呢,忽然来消息说,皇上病了。”
“后来,又听人说,常达那厮也病了。”
“两边都病了,谁也不知道消息真假。”他笑了一下,“但这招倒也是高。”
南琼霜一笑。
两边虽是造反,面子上却都师出有名,都打着“拱卫王室”的旗号。
一说紫禁城里的皇上病了,两边就都先别打了,不是关心皇室么,先进来看看皇上吧。
按理说,假如造反的只有一个,不论如何不至于上这种当。
问题就在于,造反的有两个。
双方都怕先入紫禁城的先探视了皇上,名更正言更顺,更怕对方先夺了国玺,甚至挟皇上以令自己,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进紫禁城探视的要求是,大军留在关外,随身携带一二百精兵,本人解盔卸甲、手无寸铁。
等到常达和李玄白赤手空拳地在紫禁城中重逢,就惊奇地发现。
唯一一个真发了急病的,是常达。
两个心怀鬼胎的人,在太和殿广场大眼瞪小眼,意料之中地发觉自己出不去了,没等发动各自的后手,忽然嘉庆帝在太和殿的龙椅上,高声下旨。
升常达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封李玄白为摄政王。
一边请君入瓮,一边让权割城。
当是时,常达发了场急病,脸绿得波斯草一般,不知道还有几天活头;李玄白呢,见常达病得快死了,乐得要死,不想再硬碰硬。
考虑了两个时辰,两个身旁没有幕僚、只能偷看对方脸色的人,不约而同地应下了。
这种纵虎成患、以待坐山观虎斗的奇招,也多亏有人想得出来。
“那么,”他眼中促狭之意更甚,兴致盎然,“你知道,那个姓顾的国师,是谁吗?”
她轻笑一声,刚想讥讽他卖关子,忽然眉毛拧了一瞬,烛火里,眉头掐出几道影。
天底下姓顾的那么多,她原本没有多想。
可是,怎么话里有话的,兜着圈子跟她说了这么久。
她剥着青葡萄的手,骤然止住了。
一墙明灯扑朔跳跃,她脸上神色霎时如风中灯烛,摇荡不安。
“你……”她声音哽了一瞬,“你不会要对我说……”
小几对面,李玄白嘴角勾着,两手交叉抱在脑后,往软垫上一靠。
“对啊。聪明。”
“你……”她艰涩道,“你确定?你确定是他?”
李玄白得意洋洋一点头。
“不可能。”她笑得勉强,还有点难堪,“他那个人什么心性,你不是不知道。这种阴招,他八百辈子也想不出来。”
李玄白靠在罗汉床的围子上,摊开手一笑,“你不会以为,他还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