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2 / 2)
听说这是整个洛阳城的盛事,会有数不清的贵人们前来参加,就连皇帝都会来倾听这一场辩法。
姜俪一边绣着团扇上的牡丹花,一边听着旁边的姑娘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像是颇为向往的模样。
她淡淡地笑了一声,依旧专心致志地绣着精美的花样,直到偶一个瞬息听到了柏庄的名字。
姜俪似乎怔了一怔,又失笑般摇了摇头,他有他的大道,她亦有她的红尘,两者井水不犯河水,早已是陌路之人。他的消息又与她何干呢?终究是人间殊途。
她低下头来静静地穿针引线,看着团扇上艳丽的牡丹渐渐成型,心情竟是分外平静,甚至还思考起要不要再在牡丹花上绣上一朵翩翩欲飞的彩蝶,那样的话,大概能够卖出更多的钱吧?
姜俪向来是心灵手巧的,她捧起团扇端详了片刻,便找好了位置,又在上面绣起了粉蝶,一针一线皆顺从着她的心意,很快便在团扇上浅浅勾勒出一只蝴蝶的模样。
坐在她旁边的姑娘朝着她的方向望了一眼,不禁小小地惊呼了一声,似被那团扇上翩然欲飞的粉蝶吸引,忍不住朝着姜俪的位置挪了挪:“阿姐的手艺真好,这蝴蝶看上去跟真的差不多呢。”
闻言,众人也纷纷凑了过来,细细端详着团扇上的蝴蝶,又是喜欢又是赞叹道:“牡丹夺目,粉蝶灵巧,果真是巧夺天工。”
姜俪也笑着同她们分享了一些诀窍,很快就消磨了大半天的时光。
那牡丹团扇只剩下几针尚未完成,她也不急着绣完,只将东西一一放回到针线筐中,又将团扇单独收起,方才回了一趟家,接着又依着平时的习惯去了观音庙中。
她在观音的像前跪下时,心中已然无波无澜,只微微闭上了眼眸,虔诚地向祂诉说着今日发生的事情,讲到有趣的地方,又不禁微微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手托玉净瓶的观世音菩萨静静地注视着她,始终带着悲悯的笑意,窗外的光影在云间转变,静悄悄地映在她与菩萨之间。
慈航驾着云光而过,又在经过自己的庙宇时遥遥望见了这一幕景象。
他下意识停住了脚步,无声地看着那个姑娘。
许久之后,慈航轻轻叹了一声,化出了观世音的法相,落在了他的佛像旁边,唤了她一声:“姜俪。”
姜俪怔然抬首,竟有一瞬以为自己花了眼。
面前的观音尊者长裙迤逦,眉间一点朱砂,低垂下眉眼,静静地看着跪在蒲团上的她,神色中似乎带着几分怅然之色。
祂微微抬起手来,轻轻拿起了玉净瓶中的杨柳枝,又对着她遥遥一挥。
姜俪只觉得自己颈项上忽而传来一阵清凉之感,她下意识去摸了一下,却只碰到了一片光滑无瑕的肌肤。
先前她拿起剪子刺向自己时,虽然侥幸被菩萨救下,到底留下了一道颇为狰狞的伤疤,平日里都拿衣服遮着,旁人也看不到。倒是惹了柏氏又偷偷躲起来哭了好几场,想方设法地替她打听除疤的方子。
姜俪自己对此倒是不甚在意,虽说女儿家的容貌确实重要,但没了这容貌,日子照样是一样地过。而且这又不是伤在脸上,那就更加不重要了。
但是她此刻抬起首来,望着忽而降临在此地的观世音,指尖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她闭上了眼,诚心诚意地拜下:“信女姜俪,拜见观世音菩萨。”
“姜俪。”慈航缓声道,“那日你曾经问本座佛为何物,本座不曾答之。不知你今日是否仍然有此疑问?”
原是为这个而来吗?
姜俪一边想着,一边又在心里思索着该如何回答菩萨的问题。只是她想了许久,依旧想顺应自己的心意。
于是她点了点头,恭声答道:“姜俪不敢欺瞒于您,我心中确有此惑。只是信女后来想了许久,心中已经颇有明悟。无论那人能不能顺利成佛,他在我心中永远算不上真佛。纵使世人认可,我依旧不认。”
她瞧见观音菩萨浅浅一笑,眉眼愈发的温和了下来,周身光华流转,愈显缥缈无垠:“既然如此,你可愿意来参加这场洛阳城中的佛法辩论?或许可以稍解你心中的困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