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2 / 2)

加入书签

压制的野心,被身边人撩拨几句就死灰复燃,偷养私兵,还偷摸与朝廷武将有私下相交。

这就触及到底线问题了。

师离忱慢条斯理地转着玉戒,眼波一片漠然,既然不想安分,那就要把这颗随时会炸的雷引爆。

鹿亲王谨慎的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冲动行事。

师离忱倒是想直接杀完了事,只是如此的话,鹿亲王留下的后手,定会让私兵成匪,到处作乱。

所以。

一网打尽才是正确途径。

只看鹿亲王手里的钱财,能够支撑多久了。

钓鱼这事不能急。

鱼儿饿了,自然会咬钩。

……

至于太后办的什么春华宴?

师离忱连半个眼神都没给。

*

时间一日日过。

春闱有条不紊地展开,礼部忙得不可开交,本届主持春闱的柳清宁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内阁拟题修修改改,直到会试半月前才彻底确定。

以防舞弊,科举沿用前朝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改良。

而出题的大臣,直到会试结束之前都住在皇宫内。

圣上专门拨了昭阳殿给他们用,拨了几个宫人伺候,当然也住在昭阳殿,要确保与外界隔绝。

每日三餐从门洞里传递进去,由金吾卫送达,将一切后患杜绝。

卷子出好后,会把最终确认版送到柳清宁面前过目,然后再递到圣上面前,一般审校过的科举卷子,不会有大问题。

会试正式开始之际。

京都城中也叫停了夜市。

贡院的考生都带着寒窗苦读的希冀,将毕生所学,愤与笔下。拼搏所有图得一个榜上有名。

贡院考官日夜巡视,禁军在外把守,绝对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春闱由柳清宁主持,他每日都会来监考,并亲自参与了最后的收卷,将卷子一张张收上来。

收到陶举子之时,他眼神微微一顿。

毫无疑问,陶举子春日宴上的一首斥君诗,早已名扬京都,柳清宁听过那首诗,自是不喜地敛了敛眉,收走了卷子。

会试卷子送进宫中,由内阁大臣批阅。

圣上虽未点名让太傅阅卷,但太傅实在关心春闱结果,自请前来,这次阅卷者便多了一个太傅。

卷子姓名籍贯的部分都被封存遮住,只有干净整洁的卷面供览,一人批过还要由另外一人检查,圈圈点点进行标注。

或许是知圣上登基之后的科举足够严苛公平,无舞弊之风,又加上圣上开明,对各省名额限制并不严格。

主张‘每个举子都有’机会的理念,此次春闱参与的举子数量比往年的要多上许多。

考虑到京都城的贡院或许不够满足那么多人参考的条件,圣上还专门批令,给贡院扩建了一个范围,足够容纳数万考生。

统计过后,竟有一万一千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