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武场(1 / 2)

加入书签

后宫当中交给汪直,朱佑樘自然是放心的。

不过,张氏始终是个隐患,目前来看,她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毛病还是没改。

虽然说,这次汪直拘了坤宁宫的宫人,算是又给了她一个教训,应该也能安分一段时间。

不过,终归这不是长久之计。

坐在原地思索了片刻,朱佑樘最终还是默默的叹了口气,随后,他将郭镛招了过来,吩咐他继续盯紧后宫诸事,尤其是坤宁宫的异动,也便暂时将此事放在了脑后。

雪霁初晴,在一片紧张与忙碌当中,大明朝的君臣,总算是迎来了辞旧迎新的日子。

庄严恢弘的正旦大朝上,文武群臣各具朝服,在两边尚有积雪点缀的广场中央,肃容对天子下拜。

成化二十三年的最后一天,也同时是弘治元年的第一天。

至此,褒贬不一的成化时代彻底落幕,所有人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朱佑樘的行事风格,向来是不动则已,动则迅疾。

所以,正旦开朝后的第二天,他就下达了召集勋贵子弟入大内禁军值宿的诏谕。

而且,诏旨上明确写了,朝中公,侯,伯府年满十七岁以上的子弟,尚未承继爵位,授予官职者均需入宫值宿,其馀三品以上武臣,凡有荫叙子弟者,亦许被荫叙子弟入宫值宿。

这一下,朝中顿时就炸了锅了。

首先是文臣这边,对于天子突然要召勋贵这边,都是议论纷纷,但出奇的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却出现截然不同的两派。

一派认为,天子登基,召见勋贵子弟入宫值宿,这是信任看重的表现,大概率意味着,天子接下来要重用勋贵,觉得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但另一派则觉得,这是天子对勋贵近些年来嚣张跋扈风气的不满,更有阴谋论者,觉得这是天子在『扣押』人质。

毕竟,这朝堂上下现在都已经知道,兵部现在正在准备清查历年军屯和各地驻军的实际数量。

军屯就不说了,除了地方上的势族豪强之外,隐匿占种最多的,就是军中的将领,而瞒报逃逸吃空饷,更是这帮人做惯的事情。

由于大明特殊的军户制度,使得各处的将官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于父辈的世袭,勋将子弟更是在其中占据了最重要的部分,像是那些煎迫士卒,私役官军,基本都是他们带头做的。

所以,如今既然要整饬军务,自然不可避免的要和勋贵对上,既然如此,那麽先一步把这帮勋贵们的子弟都圈在宫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对于这个猜测,朱佑樘听说的时候,着实是觉得有些无语。

他确实是没有想到,竟然还能产生这种联想,只能说朝堂之上,谣言是从来都不缺的。

虽然这种谣言查探起来很是费事,但是,朱佑樘觉得十有八九,这就是那帮勋贵们自己散播的。

因为就在这条谣言传开后不久,不出意外的,朱佑樘收到了很多乞病的奏章。

没错,整个京城上下,原本生龙活虎,最喜欢到处游街打马的勋贵子弟们,集体都生病了。

而且,都病的是下不来床的那种……

御苑当中,吸取了前世的教训,朱佑樘深刻意识到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所以特意让人在宫城中修缮了一座小型的射圃。

这个地方,由汪直的腾骧四卫和朱骥的锦衣卫,派遣最精锐的心腹轮班值守,朱佑樘闲暇的时候,也会到这个地方来练习一下弓马骑射,顺便检阅一下值守在此处的禁军操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