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三章:摘桃子的人(2 / 2)

加入书签

这指定是徐溥的主意。

要知道,现如今的吏部尚书李裕,是李孜省的同乡。

虽然他本人性格耿介,并不结党,但当年他从工部调任吏部时,也的确是李孜省举荐的。

正因如此,他也被划归到了李孜省同党的阵营里,并被一众科道官,当做和尹直并列的『奸佞』弹劾。

而吏部的另一个侍郎刘宣,今年已经六十五了,也在科道弹劾的『年老无为』中。

今天闹了这麽一遭,一旦开始京察,这两位就算是不刻意报复,也肯定是铁面无私,不会有丝毫的通融之处。

那麽,徐溥这个清流出身的吏部侍郎,可不就成了这些官员们的救命稻草了。

不过,虽然看了出来,朱佑樘却也没有生气,反而认真考虑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站在朱佑樘的角度来看,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解决掉清流和成化旧臣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经过刚才的论辩,其实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至少这些科道官员,肯定是不敢再闹了。

就算是刘健等人还有心做些什麽,可没了科道这把利器,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那麽第二点,就是传奉官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传奉官是要罢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倒不是说朱佑樘多不喜欢传奉官,而是因为他老爹成化皇帝乾的太过分。

现如今京城当中,包含僧道官在内,又两千多名传奉官,其中有至少八成都是虚职,说白了就是光拿俸禄不干活的。

朝廷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肯定不能白养着这批人,裁汰是必须的。

但问题在于,科道是把传奉授官和传奉升官算在一起的,就算是前者里头,也是有不少真才实学的人的,更不要提后者,基本都是成化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前世的时候,朱佑樘被清流的那番大道理洗了脑,觉得这些传奉官都是奸佞,一股脑的全都裁汰之后,换上了『自己的人』。

可后来他才发现,这群所谓『自己的人』,其实并不听他的,反而还处处掣肘他。

反而是那些由他从中低层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人,才最是忠诚。

现如今朝堂上这些传升或勉强算是传升上来的官员,官位高者诸如尹直,李裕,低者诸如锦衣卫中的许多校尉,虽然不是他提拔的。

但是,作为合理合法登上皇位的新君,朱佑樘完全是有能力也有资格,去接收这笔政治遗产的。

所以,对于他来说,传奉官要裁汰,但是不能全裁汰,这才是他做了这麽多的原因。

原本朱佑樘是打算,在压下科道的这股声音之后,先将那些虚职的传奉官裁汰掉,然后再慢慢考察剩下的这批传升官员的。

可既然现在王质提出了要重启京察,倒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有些需要收拾的手尾,就须得重新考虑一下了。

短暂的思索之后,朱佑樘心中已经下了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当众宣布,而是道。

「今日诸卿所奏,朕已知晓,方才科道交劾之奏,所请不允,下朝之后,所有联名的科道官员,俱需上奏自陈,禀明联名始末,呈奏之后,再视情状责罚。」

「方才朝上有越班奏事,御前失仪者,纠仪御史另行劾奏具闻,至于京察之事,另择时日召诸大臣商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