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何谓官场(1 / 2)

加入书签

书房当中,王质听到李东阳的结论,心中不由掀起了一阵滔天巨浪。

要知道,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将徐溥,李东阳这些清流大臣,视作是古君子的代表。

不管是听这些人说的话,还是看他们做的事,都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

他也一直觉得,朝中奸佞横行,肯定是天子受了小人蒙蔽,身为科道官员,自当奋力直谏,辅佐君上扫清妖氛,澄清玉宇,还社稷朝堂一片朗朗乾坤。

然而刚刚李东阳的这番话,却莫名让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丝触动。

原来,这道旨意可能并非是内阁作祟,而真的是天子不纳谏言吗?

王质的心里,一时有些恍惚。

徐溥在一旁看着,自然明白他这个学生,此刻到底在想些什麽。

不过问题不大,谁刚刚入仕的时候,不是满腔热血的天真呢?

都会有这麽一遭的。

被虚幻蒙住眼睛时的勇敢,不过是莽撞而已,在看清事物本真之后的坚持,才是自己真正的道。

没有去管王质此时受到的冲击,徐溥看着面前的李东阳,轻轻点了点头,道。

「陛下虽然年轻,但是已明治国之道,这是我等的福分。」

「朝局当以稳定为上,诸六部九卿,内阁大臣,固然有失职无德之人,但若是就此罢斥,必会致使朝局不稳,而且,还会让后世议论,陛下不优容老臣,刚一登基,便急着要罢免先帝旧臣,有碍声名。」

王质吞了吞口水,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再次受到了冲击。

要知道,就在片刻之前,当着其他一众清流的面,他这位老师可还清楚的表示,内阁众人都是奸佞之辈,支持清流集中全力,将其罢斥出京,扫清朝堂呢。

也就这一会功夫,这话风可立刻就变了……

相对之下,李东阳对此,就显得十分习以为常,并且,他还从善如流的认真点了点头,道。

「徐侍郎所言甚是,只可惜这朝中有许多人,只能得见自己眼前以为的迂腐坚持,却不可见社稷大局也。」

王质在旁边默默低头,莫名感觉自己好像被骂了。

徐溥继续道:「陛下事先帝以纯孝,因李文祥之事动怒,也是情有可原,不过,革去功名的责罚,怕还是重了些,不管此事是不是内阁的意思,我等总还要尽劝谏之责。」

李东阳点了点头,道:「宫中之事,虽非我等臣下应当置喙,但毕竟有碍陛下名声,虽然如今谢谕德已上奏章劝谏,但我观陛下之意,仍未打消想法,此事我等亦当谨慎。」

徐溥目光微动,道:「话是如此,但陛下身为天子,后宫之中只有太子妃一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孝道虽重,广衍储嗣亦不可轻忽,礼制虽严,却也要考虑实际,不可过分迂腐。」

李东阳笑道:「徐侍郎所言甚是,在下明白。」

于是,徐溥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道:「李学士大才,虽是丁忧,但也不可浪费了这一身才学。」

「再过些日子,待山陵事毕,便该为先帝修纂实录,不知李学士可愿出山,参与修纂?」

这话一出,王质顿时一愣。

要知道,李东阳父丧丁忧,现在也就才不到一年,就算是编修实录这种差事,并不能完全算是参政,士林名声当中也并不完全将其视为夺情起复,但始终还是不合规矩。

这李学士,应该会拒绝的……吧?

然而,事实证明,王给事中还是太年轻了,对于徐溥的这番邀请,李东阳并没有丝毫的意外,只是微微欠了欠身,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