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 安敢如此(2 / 2)

加入书签

陈珂招手,让调兵谴将的七郎也过来看看,

后者当即将馀下军务交给吕永丶吕理以及一些【驻军司】的【参谋官】来处理,自己则抽身过来,看看主公口中有借鉴意义的战报。

仔细研读了片刻,七郎最终点了点头,感叹道。

「老八进步很大啊!」

「是啊。」

陈珂也有些感慨:「不止是他,其实你们进步都很大。」

毕竟,要是历史向的项羽,大概很少有心思沉浸下来,去学习谋战派的相关战术和理论思想,

因为那时候的项羽本身就是勇战派的代表,他更喜欢「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的兵形势!

眼下竟然能从黄泉道奇袭祁东的案例学到相关的战术,这可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这表示,哪怕是神项羽,依然有进步的可能性。

毕竟,一个超强的莽夫还不算太可怕,但一个超强的莽夫开始动脑了,那就算是「兵仙」和「谋圣」在世都得头疼!

「不过,此战虽巧妙,但却不适合上城之战,因为上城可不会给别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机会七郎知晓,主公说的是慕容绍,这家伙算是兵权谋领域的杰出将领了,按照平日里展现的相关战术素养,的确不会像祁东巡检和黑水关守将那样犯那种低级的失误。

「对了,上城的军力评估出来了吗?」

主公询问,七郎当即点了点头,回应道。

「出来了。

根据东夷军册推算,南军最初应该有五万人左右。

丽州之战中,某击斩杀了慕容绍的大将赫尔拖,并且击溃赫尔拖部,斩敌两万馀。

加上这次楠州城外,负责阻挡【龙骑营】的殿后部队,以及被吕永全歼在永定山上的沙摩奴部,眼下东夷南军的精锐,最多只有两万馀。

不过,慕容绍抽调了楠州十六府的兵力,这部分应该还有一万人左右。」

陈珂看着七郎:「也就是说,上城内眼下有三万人?」

七郎摇头:「应该是八万!」

陈珂有些惊讶。

「慕容绍强征了民夫?」

就像北军的慕容龙杰一样,当初强征了五万民夫,一样号称十五万大军。

「起初,属下也如主公所想,认为其馀者都为慕容绍在楠州强征的民夫。」

七郎叫人拿来册子翻开,并且递给主公解释道:「但根据【户籍所】紧急统计的楠州户册来看,目前的楠州,抽不出这麽多青壮。」

陈珂接过来仔细翻阅,他一目十行,速度飞快,片刻后便看完了相关数据,自然知晓七郎所言非虚。

所谓的青壮,其实并非单指年轻人,其中有15-45岁的青壮版本,也有15-60岁的青壮版本,陈珂没穿越前更离谱,65岁都算青壮了。

以楠州为例,之前【户籍所】的估计,楠州的人口大概在30万左右,那麽,就算是15-60岁的青壮版本,青壮的数量最多也就在5-9万人之间。

因此光从数据看,慕容绍抽调5万青壮似乎轻轻松松,但这种轻轻松松只存在于理论中。

毕竟,兵荒马乱跑来抓壮丁,也是有人敢跑的。

都打仗死人了,哪怕有东夷的高压管制,但依然还是有不少人流窜着想要活命的。

这批可能跑深山里的这波人先不论。

但今年可是大旱之年,各地饿孵遍野,人口消耗极为迅速。

不算楠州,其中的北方三州,南方三州,算上兵祸,死了最少一百万人以上。

楠州呢?

凭什麽置身事外?

就算是它之前有30万人口,如今还能剩下多少?

更不要说,慕容绍挖开海口,引海水倒灌,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他是强迁百姓了,但当时慕容绍和七郎正在大战的紧要关头,慕容绍还有多少精力和耐心,能将这片范围内的百姓一家家迁离泛滥区?

几天内挖开的海口,除非百姓人人骑着快马,否则,人又怎能跑得过汹涌而来的海水呢。

所以,今年以来,楠州被饿死的,淹死的,外加上像永昌城那种因两军交战导致兵祸波及而死的,说不定人口都剩下不到一半了,因此,眼下的楠州绝对徵召不出5万青壮。

「这个时候,他抓两三万青壮都费劲。」

「可根据测算,如今的上城可是有八万人。」

陈珂与二郎对视一眼。

剩下的人是哪里来的?

好难猜啊!

二人的目光,都不由得看向了上城后面,那座大雍的天下雄关启甸关的方向。

「竟然敢插手我与东夷之间战事,安敢如此?」

陈珂眯着眼睛,双眸泛着冷芒。

就好像邻国在改朝换代,有外人突然跑来强插一手。

这就是生死大敌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