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章 鲁路修留计定北欧(1 / 2)

加入书签

第169章 鲁路修留计定北欧

「恭喜!你果然晋升准将了!虽然这次不是因为陆战的军功,但有陛下亲自点头,还有什麽可说的呢,细节已经不重要了。」

觐见完威廉皇帝后,其他参加了波罗的海和拉脱维亚之战的核心将帅们,便知道鲁路修也得到了晋升,纷纷向他道贺,还请他一起参加次日晚上的庆功宴。

这次有马肯森元帅得到了嘉奖,还有希佩尔丶舍尔丶伯迪克丶赫尔曼四位海军将领升了一级,所以庆功宴办得很宏大,也不仅仅是为鲁路修一人庆祝,而是大家一起同喜。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承了鲁路修的人情。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是鲁路修设计逼得敌人出来应战以自证清白,才能被德玛尼亚海军团灭。

面对众人的恭维,鲁路修也很谦虚:「我升个准将算什麽,诸位不都中将升上将丶少将升中将了麽。我这点功劳,跟诸位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话一出口,已经爬到公海舰队副司令的希佩尔上将立刻就不依了:「你这麽说就没意思了!谁不知道你的功劳远不止一个准将,要不是你才25岁,你肯定还得升!

你就是吃了年纪和资历的亏,只能拿奇谋和战功去补。别人直接能升的功劳,你可能要往上多堆两三倍,但咱自己人谁敢小看你的实力!好了别矫情了,明天不许迟到。」

说罢,鲁路修就与众人告辞,先回下榻的海军疗养院休息了,准备明天再赴宴。

这几天一直跟着舰队在海上颠簸,食宿条件跟岸上肯定不能比。

鲁路修虽然已经出海好几次了,也完全不会晕船,但上岸后的睡眠质量还是大有改善。

美美睡了一觉,次日起床洗漱收拾一番,打了个内线电话叫了客房服务,便有侍者推着餐车,送来刚烤好的蓝莓松饼和鳕鱼排配芦笋,新鲜的热牛奶。

鲁路修一边用早餐,很快注意到餐车上还摆着一份高级将领才能看的近期内部战报。

这座海军疗养院本来就是将军级别的人才能入住的,所以能提供的军情简报都比较真实,不像外面给公众看的报纸那般注水。

鲁路修也就随手翻开,发现其中有一份近期战役的战果统计。

陆战部分,里加湾和库尔兰半岛的战役,预期累计歼灭敌第12集团军全部,并且重创了第2集团军的2个军丶歼灭了1个军。

敌人的第12集团军,满编31万人,在此前的激战中,累计伤亡折损7万多人。如今因为海陆撤退路线都被切断了,最终有24万人被困在库尔兰半岛上,选择了直接投降。

敌人的第2集团军,倒是只有1个军被全歼,那个军一共4万5千多人,是在里加城内被合围包掉的。

另外1个军则是在里加以东地区的战役中,被德玛尼亚军穿插击溃丶且战且退,所以没法全歼,只是灭掉其中1个师,击退两个师,损失了2万8千人。

最后还有1个被击溃的军,则是负责爱沙尼亚沿海地区防务的。因为德玛尼亚人之前登陆战夺取了希乌马岛和萨雷马岛,岛上的那部分守军当然是被全歼了。

而负责沿岸地带的守军,一开始还试图反攻夺回岛屿,就靠着搜罗来的民船,想要重新上岛增援。结果自然是白白多送了很多人头。岛上原本的守军没救出来,派上去的援军也陷入了包围圈,或是直接被德玛尼亚军反推歼灭于滩头。

这种救援尝试,又让露沙人折损了2万多人才收手。

所以全部算下来,露沙人一共损失了第12集团军的31万人全部,和第2集团军的近11万人,累计被歼42万正规军。

另外,如果把那些希乌马岛和萨雷马岛上只接受过几周军事训练的渔民民兵也算上,一共也有3万多人,那样就算累计歼敌45万了。

又是一场辉煌大胜。露沙人的西北方面军,至少被干掉了四成战力。

露沙人的西北方面军,原本就只有第2和第5两个集团军,第12集团军还是尼古拉.鲁兹斯基司令从北方面军借调过来的,结果还被全歼了。

所以,战报上提到,露沙人已经做出了紧急调整,此战之后就把「西北方面军」的建制直接撤销了,全部合并进「北方面军」。

反正整个拉脱维亚的全境丶和爱沙尼亚的西部沿海地区,都已经失守了,「西北方面军」的半数以上防区都不存在了,还留着这个方面军有毛用。

沙皇紧急下令,由露沙第1集团军丶第2集团军丶第5集团军这三个集团军,一起组成北方面军。拱卫爱沙尼亚东部地区,以及一直到圣彼得堡周边的京畿地带,同时还要分一定的兵力守卫芬兰湾北岸的赫尔辛基等地。

北方面军司令仍然由原司令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夫上将担任,而刚刚打了败仗的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被暂时降为第2集团军司令。

另外,因为第2集团军也刚刚被重创,折损了超过10万人。沙皇又紧急从彼得堡街头强行拉饥民和流民充军,一口气拉了好几十万人,枪也不配齐,就直接塞进第2集团军补充缺额,先简单操练起来。

显然尼古拉二世已经陷入了极度的恐惧,担心德玛尼亚人直接沿着爱沙尼亚进攻圣彼得堡。他还从南线各个方面军,都抽调了一部分军队来北线,就要死守自己的首都。

「很好,尼古拉二世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正好方便我们下一阶段在南线搞大动作。」鲁路修忍不住自言自语地点评了一句。

鲁路修还下意识看了一下手表,今天是9月10日,自己和鲁普雷希特元帅约定好的南线攻势大约要9月20日才能准备好。

考虑到归途还要坐两三天火车,自己再留点馀量的话,五天之内就该南返了。

毕竟回到敖德萨后,也要调养一下身体,重新适应南方的水土,否则生个什麽病还怎麽带兵打仗。部队装备了新武器,自己也需要磨合一下指挥战术。

尼古拉二世惧怕北线出问题,后续十天如果继续往北调兵,导致南方空虚,那就正好方便动手了。

鲁路修看完陆军战报后,便先放在一边,然后继续看海军的战报统计。

海军战报显示,此战一共歼灭敌4艘无畏舰(『甘古特级』4艘,2沉2俘);

前无畏舰4艘(『保罗一世级』1沉丶『博罗季诺级』1沉丶『叶卡捷琳娜二世级』的老船1沉1俘);

装甲巡洋舰5艘丶轻巡洋舰/防护巡洋舰9艘丶驱逐舰15艘。

共受降丶俘获敌军水兵2385人,造成敌战死丶溺毙丶失踪总计15200馀人(其中有4500人为沙皇派上军舰督战的沙皇卫队,属于陆军,也在战沉时与舰同沉,或是被阵前起事的水兵和受降德兵击毙)。

此战结束后,露沙波罗的海舰队,只剩下2艘前无畏舰即「圣安德烈号」和老船「十二使徒号」,且已改成坐沉封锁航道的固定炮台。

无畏舰丶装甲巡洋舰被彻底清空归零,幸存老式防护巡洋舰3艘丶驱逐舰5艘。可以近似算作全灭了。

德玛尼亚海军方面,损失也刚刚才统计出来。

此战累计损失无畏舰2艘(『莱茵兰』坐沉丶『波森号』击毁)

中创无畏舰1艘(拿骚号)丶轻伤无畏舰2艘(威斯伐伦丶赫尔戈兰。其中赫尔戈兰轻微伤)

轻微伤战巡1艘。

损失前无畏舰2艘(『腓特烈三世』直接战沉,『卡尔大公』拖回去报废)

重创前无畏1艘(『巴巴罗萨号』)

沉没轻巡洋舰1艘,重创轻巡洋舰2艘,

沉没驱逐舰2艘丶重创驱逐舰3艘。

人员战死丶溺毙丶失踪累计1752人,受伤908人。

伤亡人数能压到这麽低,主要是除了「腓特烈三世号」丶「不莱梅号」和2艘驱逐舰是直接战沉以外,其他被打废的军舰都能冲滩坐沉或是拖回去再报废,死人也就少了很多。

而且「腓特烈三世号」虽然战沉了,但当时德玛尼亚海军控制了战场,还能再慢慢打捞搜救,又救回来将近300人。倒是「不莱梅」等船战沉时,伯迪克少将急于突围逃命,没时间救人,沉船的伤亡率才高达9成。

只看军舰损失数量的话,此次战役德玛尼亚方面占的便宜还不是太夸张,毕竟自己也废了两条无畏舰丶两条前无畏。

但看伤亡人数的话,露沙人的伤亡足足是德玛尼亚人的9倍,就算刨除掉陆军伤亡只比水兵,也有6~7倍。

而且德玛尼亚一方损失的前无畏很不值钱,是快20年的老船,本来就要转为训练舰了。

无论怎麽看,这次的战果都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既然是内部战报,文件的最后还写了一些官方的评论思考,也算是各家之言。

鲁路修就耐着性子继续看完,然后居然就看到了一些令他颇为不快的评估声音。

「居然有人觉得,此战最后的那场歼灭硬仗丶战略意义不是很大,还损失了2艘无畏舰和2艘前无畏舰,可能影响未来对布列颠尼亚人的海上压力?

荒唐!这是什麽蠢货拍脑门智库说出来的话,简直就是一派胡言鸡蛋里挑骨头!」

鲁路修一看就忍不住被气笑了。

不过还别说,当时确实是有人这样想的。仔细看他们的观点,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第一阶段「几乎无伤诱歼露沙巡洋舰队」的行动,还是非常认可的。

因为那一战确实有战略价值,是掐断了敌人在里加湾的航道,断绝了里加湾和库尔兰半岛的敌方陆军的补给线,促成了敌陆军的崩溃。

但他们认为,最后「付出己方2艘无畏舰丶2艘前无畏」的代价,去灭了敌人的无畏舰和前无畏舰群,就有点两败俱伤了。

而且认为后面这一半行动,对于整体战局没什麽影响,也不可能因为后面这一仗打赢了,己方舰队就能深入芬兰湾丶直接登陆圣彼得堡。

于是,就有人认为「这是纯消耗战,大家都折损了一些战力。虽然俘虏了两艘船,但也要花资源重新修好。总之打完这一仗后,帝国总体的战列舰队战力,肯定是比不打这一仗要下降的」。

所以有一派人就认为,打了这一仗,是有损将来对付布列颠尼亚人的大局。即使不打,敌人的无畏舰群被沙皇以「保舰思路」龟在喀琅施塔得港里当存在舰队,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纯算数字帐的话,这一派的观点,倒也可以狡辩得通,因为没打这一仗之前,帝国有17艘战列舰处于完好的战备状态,而打完之后,完好战备的船数暂时下降到了12艘,要过半年多才重新回升到17艘。

那这不就等于「浪费了半年原本可以用于伺机打布国海军的机会成本」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