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阵前倒戈!弟兄们跟那些沙皇卫队拼(1 / 2)
第166章 阵前倒戈!弟兄们跟那些沙皇卫队拼了!
「完了!果然被希佩尔那个恶魔追上来了!」
看到希佩尔的舰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冯.埃森上将的内心不由自主就升起一股悲凉。自己已经尽量提防敌人的援军了,没想到还是跑得晚了一点。
他下意识望了望东北方,往那里再航行两小时,就是当年彼得大帝干掉瑞典舰队的汉科角。
但是自己还能带着属下,逃回那里吗?就算逃到了汉科角,想要缩回芬兰湾深处丶缩到己方水雷阵的保护范围内,也还得再航行至少两个小时,一切已经太晚了。
只能打了!
希佩尔追得非常急,28.5节的过载极速,让他很快撵上了冯.埃森舰队末尾的一艘1888年造的老式前无畏舰「罗斯季斯拉夫号」。
这船开得实在太慢了,而且只装了4门305毫米的35倍径老式短管炮,1886年定型的款式。
开炮频率跟「定远号/镇远号」一样慢,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3分钟才一炮。
希佩尔一边以极速追击,一边校射,空中还有充足的侦察机为他精确报点远近误差,15分钟后,当第一枚305毫米穿甲弹落在「罗斯季斯拉夫号」船舷上时,这条船立刻就被炸了个大洞,航速也随之锐减。
这些船的装甲倒也有305毫米厚,但那都是熟铁装甲,是连哈维钢都还没诞生时代的产物。
等效折算成哈维钢,至少要打个七折。折算成克虏伯钢,还得再打九折。所以其实就只等效180多毫米的德系无畏舰装甲。
首炮命中后短短5分钟,「罗斯季斯拉夫号」就被3艘战巡集火炸沉,全程没有取得任何反击战果。其主炮倒是累计发射了2轮炮弹丶一共8枚,无一命中。
……
「太可怕了,就这样毫无反抗之力被虐杀。我要是露沙人,我要是指挥那两艘老式垃圾,这时候我肯定跑了。」
鲁路修躲在「德弗林格号」的司令塔里,通过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切,自言自语地和希佩尔中将如是说。
中将身边的其他参谋丶副官,以及这艘船的舰长,对此也已经见怪不怪。他们都知道,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鲁路修上校,和自家中将向来都是以朋友论交的,什麽出格的话都能说。
「你不是也很有军人荣誉感的麽?这种话不像是你说出来的。」希佩尔还轻松地回侃了一句。
「这和有没有荣誉感没关系,这已经是单方面毫无价值地送死了。你以为敌国的水兵会有多高的荣誉感?哪怕明知必死都打到底?」
鲁路修随口调侃,他倒也不是看透了什麽,只是出于对前世看过历史的感慨。
一战时,多少最后崩盘的君主制国家,都是从水兵开始乱的。威廉皇帝嘲笑巡洋舰炮轰沙皇的时候,可曾想到他自己也会被基尔港的水兵点燃反抗之火。
水兵比陆军理智太多了,也知道意志力对海战结果影响不大。陆战可以有更大的唯意志论发挥空间,海战不可以。
然而,或许也是鲁路修命好吧。原本他只是追忆感慨历史,但他刚感慨着感慨着,对面的露沙舰队就出现了异动。
剩下那两艘垃圾无比的1888年款前无畏舰里,其中有一艘,后来鲁路修才知道对方叫「十二使徒号」,居然在眼看德舰逼近过来时,直接离开了战列线,单独折往东南方逃亡了。
看航向,估计是回不了汉科角或是赫尔辛基,应该是去南岸的爱沙尼亚塔林一带海岸。
而希佩尔的「德弗林格级」3舰原本也不是想追它,只是顺着露沙舰队的战列线从斜后方往前追。当时追的第一目标是它身后的「格奥尔基号」,要等「格奥尔基号」被击杀后,才轮得到「十二使徒号」。
但谁让这种「挨个枪毙」的战争形态丶能够给人以高度确定性的预期呢。
「格奥尔基号」还没死,它在战友眼中已经是期货死人了。所以「十二使徒号」连忙预判了这一切,趁着敌人即将浪费时间杀它战友的时候,赶紧先跑。
等战友死了再跑就来不及了!
「十二使徒号」上,或许也发生过一些争执丶一些内斗火并,毕竟船上有忠于沙皇的沙皇卫队,但已经没人知道了。
眼看着「十二使徒号」出列单逃,「德弗林格号」上的了望手立刻汇报了情况,舰长也请示希佩尔中将:「司令,请问要不要分兵追击那艘船?」
希佩尔一抬手:「没必要,别分散兵力影响到追杀敌人的无畏舰。那些小垃圾跑了就跑了好了,多少也让我们击杀无畏舰时少点分摊火力的干扰者。」
说罢,希佩尔流露出疑似疑惑又敬畏的眼神,向鲁路修诚恳地说道:「难道丶刚才的事情,也在你预料之中?」
「不不不,我可不是神棍。我只是读史比较多,所以感慨一下丶以古鉴今。」
鲁路修连忙表示他只是通过历史揣摩人性的一般规律,想当然耳。
希佩尔不置可否地长叹:「那我也得多读点历史书了,早就听说,你熟读东方几千年的历史书还有兵法,没想到那些东西里面能发掘出这麽多……随机应变丶洞悉人心的东西。」
就在二人闲聊的几分钟里,「德弗林格级」3舰的主炮也已经瞄向了「格奥尔基号」,随后开炮。
第一轮,炮弹落点至少在800米外,但一分钟后就校准到300多米,误差急剧地缩小着。
而当「德弗林格号」打出第三轮炮弹,其中一枚落点距离敌舰不足50米,已经形成近失弹时,他们很快看到,那艘「格奥尔基号」的主桅杆上,居然升起了巨幅的白旗!
他们这是想投降?能不能信?
「先停火丶观察一下!只要敌舰不开炮还击,我们就可以停火,但要保持12公里以上距离!同时,继续保持航速。」
希佩尔很快就做出了判断,下达了精准又恰到好处的命令。
他知道敌舰的35倍径短管炮,最大极限射程都射不到12公里,所以保持距离自己就是绝对安全的,不怕敌人耍花招。
不过光停火肯定也不够,希佩尔很快又让舰上的通讯军官发了两条明码电报:
要求敌舰将主炮转向正前方和正后方丶并且掉头往西南方向行驶丶且接受己方大型鱼雷艇的登临。
敌舰在数分钟内照做了前两条,但因为时间仓促,双方很快就会错身而过。希佩尔也没时间真的立刻派大型鱼雷艇登舰俘获对方。
所以第三条只是意思一下,只要敌舰保持这个航向丶等它离开「德弗林格级」的视野时,基本上也就会被后方的两艘「拿骚级」控制住了。
三艘垃圾前无畏,一秒杀,一弃军逃跑,一投降,摧枯拉朽的气势,也彻底让德玛尼亚舰队士气爆棚,而前方逃跑中的那三艘半残「甘古特级」则是士气愈发低落。
「塞瓦斯托波尔号」和「波尔塔瓦号」在刚才看到「德弗林格级」秒杀「罗斯季斯拉夫号」的时候,就开始提速了。
把航速拉到22节,渐渐甩开伤势相对沉重丶跟不上队伍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
又15分钟后,希佩尔终于追上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
因为战友加速跑了,这艘只剩下6门主炮的「甘古特级」,只能独自面对敌人正义的三殴一。
希佩尔内心也知道这胜之不武,但这是一个展示肌肉的机会。所以他一再勒令各舰务必把平时训练的炮术全部发挥出来,好好表现,杀一儆二。
空中的战斗机和侦察机的校射优势,也要充分利用。
舰队小心翼翼接近到15公里以内,这才开始开火。而且一边开火一边继续保持极速拉近距离。
「战巡和战列舰相比,防护上最大的短板就是水平防护比较弱,甲板装甲比较薄,因此拉近距离对我们也有利,可以确保敌舰弹道平直,就算打中我们也是打在舷侧主装甲带上。
『德弗林格级』的舷侧主装是和『拿骚级』一样厚的12吋,只是甲板比它们薄2吋,千万别让敌人吊射攻顶。」
希佩尔下完指挥命令后,还好整以暇地跟身旁的鲁路修介绍经验。想让鲁路修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鲁路修听着,也很给面子地频频点头作醍醐灌顶状,情绪价值给得很足,虽然这些常识他本来就知道。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很想反击,但敌舰航速太快,让瞄准变得困难,尤其露沙人此刻已经失去了制空权,天上都没有校射飞机。
露舰用仅剩的6门主炮胡乱开火,才打到第6轮,对面的主炮已经陆续找到感觉,12吋的炮弹狠狠砸在露舰的主装甲带上,一炸一个窟窿。
浓烈的黑烟和翻滚的火焰从破口里钻出来,不一会儿锅炉舱丶轮机舱就先后遭到重创,舰体内滚沸的蒸汽四处乱窜,露沙损管兵把所有能关的阀门都关了,还是控制不住蒸汽的狂暴泄露。
海水疯狂从一处处主装被击穿的左舷破口涌入,本就头尾巨量进水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终于又迭加了一层左舷巨量进水,最后竟因为储备浮力彻底不支,直挺挺坐沉到了海底——
这也是本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死法。此前哪怕有战列舰被鱼雷丶水雷炸得进水过多沉没,多半也是侧倾翻覆的。
相比于翻覆,坐沉更能说明军舰的防护问题,因为这已经不是某个局部位置容易被炸穿,而是全舰哪哪儿都容易炸穿进水。
或许它会成为人类战争史上丶无畏舰里「高攻低防」反面教材的代表吧。
区区9吋厚的舷侧主装,实在不可取!
人家最厚的装巡都有8吋甲呢,只比最厚装巡厚1吋,也有脸说自己是战列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