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月光登陆行动(1 / 2)
第158章 月光登陆行动
鲁路修本来也没怎麽想介入希佩尔的海战规划工作,他这次来主要是想办法给敌人使离间计的。
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海军的事儿他不专业,也没经过海战训练。
但是,在听说此次行动需要希佩尔和舍尔分别率领战巡为首的高速舰队丶和战列舰为首的低速舰队,配合作战之后。
鲁路修也稍稍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可以在不影响海军大局的情况下,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为希佩尔派系多争取一点立功机会,多一点高光时刻。
当然,国家利益和海军的整体利益还是首位的,鲁路修绝不会干那种小团体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事情。
他定出来的计策,肯定是既让国家获得更大的胜利,也让自己的兄弟有肉吃。
不过具体怎麽做,还需要他费脑再好好想想,也需要了解更多的情报。
两人的座驾很快就开到了柯尼斯堡城内的陆海军临时联合指挥部。希佩尔率先下车,然后领着鲁路修进去,一路上还帮他介绍一些人脉认识。
柯尼斯堡是东普罗森的首府,也算是普罗森霍亨索伦家族的「龙兴之地」了。
按德玛尼亚军制,平时正常情况下都是没有「陆海军联合指挥部」这种存在的,都是陆军归陆军,海军归海军。
但这次波罗的海作战,确切地说是里加湾作战,因为有可能涉及到两栖登陆丶海军要先夺取制海权,再掩护陆军,这才临时成立了这麽一个指挥部。
指挥部里平时就有三巨头一起协商战事。为首的是陆军的第11集团军司令,马肯森元帅,他也是负责整个立陶宛丶拉脱维亚地区战线的陆军最高指挥官。
另外两位,就是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中将,和莱因哈特.冯.舍尔海军中将了。这俩人一个指挥战巡分队,一个指挥战列分队,分工也很明确。
在鲁路修来之前,这三个人其实已经制定好了一套后续里加湾作战的初步方案了。
希佩尔带着鲁路修进来的时候,马肯森元帅和舍尔中将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疑惑和警惕,似乎不理解希佩尔为什麽一再向提尔皮茨元帅陈情,希望海军请这麽一位区区上校过来丶传授两栖作战的经验,以查漏补缺。
虽然马肯森和舍尔也多少知道鲁路修的事迹,知道敦刻尔克战役和南线的匈牙利战役丶刚刚的黑海战役,都有他的身影。
也知道利奥波德元帅和鲁普雷希特元帅叔侄背后,有这麽一位疑似参谋长的年轻人。
但他们仍然觉得,德玛尼亚优秀的军事人才太多了,各个集团军各个舰队都有自己的优秀参谋长,哪里需要从友军那里调过来指手画脚?
好在希佩尔也看出氛围不是很融洽,马肯森元帅和舍尔中将似乎不是很热切欢迎鲁路修,便连忙帮着他介绍:
「这位鲁路修上校,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也是南线第6集团军鲁普雷希特元帅的重要参谋。这次请他来,主要是考虑到鲁普雷希特元帅作为两栖作战的前辈,打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
第6集团军分兵绕后德涅斯特河河口登陆丶一下子包掉了露沙人罗马尼亚方面军3个军的部队!取得了歼敌15万的大捷!后来的尼古拉耶夫登陆,也促成了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守敌的加速崩溃。
南线两栖作战的胜利经验,或许值得我们查漏补缺,我就请鲁路修参谋过来,一起切磋传授一下经验教训。
另外,鲁路修参谋在黑海战区,还非常善于利用露沙人内部军心不稳丶陆海军互相猜疑的矛盾,进一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我觉得这方面我们也能借鉴一下,看看自己的作战方案,能不能略作调整,以配合全局的宣传战——毕竟伟大的克劳塞维茨早就说过,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嘛。」
鲁路修从没见过希佩尔中将说话那麽谨慎小心,哪怕他原先在鲁普雷希特公爵面前,也要显得更加随和亲近。
但在马肯森和舍尔面前,却不得不尽量长袖善舞一些。
即便如此,鲁路修依然能看出两人的不快,尤其是舍尔中将。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参谋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被友军指手画脚。
最后,还是马肯森元帅年纪大了,相对淡泊名利,淡然道:「希佩尔,那你就代替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的既定方案吧。」
「谢谢,那我就抛砖引玉了。」希佩尔向老元帅表达了尊敬,随后才拿出一份作战计划,大致简述了一番,
「我们战巡分队和第一战列舰分队,与陆军第11集团军的联合作战计划是这样的:
陆军第11集团军,目前已经在库尔兰半岛正面,和拉脱维亚南部地区,与敌西北方面军第2集团军丶第12集团军对峙。其中敌12集团军,是敌西北方面军从北方面军借调来的——
露沙西北方面军负责的防区,是整个拉脱维亚丶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地区。而北方面军,负责的是彼得堡周围的露沙京畿地带,但现在露沙的首都彼得堡没有遭到任何威胁。
所以沙皇特许把北方面军的第12集团军丶临时借调划归西北方面军指挥。而北方面军只留1个集团军常备,也就是露沙第1集团军丶也是近卫集团军。如果将来彼得堡受到威胁,近卫第1集团军不足以保卫首都,露军总司令也会随时把第12集团军重新划归北方面军的。
目前,露沙第5集团军被部署在后方的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东部丶与白罗斯接壤的地区。所以这个集团军此次战役我们不用去考虑,有兴登伯格元帅和罗登道夫中将的一部分部队去对付。
马肯森元帅的第11集,就专注对付敌人的第2集和第12集。
敌人的这两个集团军里,第12集又是主要部署在库尔兰半岛,以及港口重镇里加。所以我们的计划,是海军先利用新式扫雷武器的优势,秘密扫出航道后,突入里加湾,击溃敌人来救援的舰队,然后强行掩护我军一部分登陆部队,在里加港后方登陆。
在登陆的同时,第11集团军留在陆地上的另一部分部队,也往北挺进,与登陆部队南北对进,把整个里加港都包围切断,顺便也能把里加以西的整个库尔兰半岛也切下来。
其实,以马肯森元帅的战力,哪怕不组织登陆,强攻里加也是有可能得手的,但里加毕竟背靠大海,海路进出很便利,而此前敌军掌握了制海权,他们可以源源不断把援兵生力军运进里加城,就导致我们的攻坚很困难。
海军的登陆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切断敌人对里加的海运补给,也切断进入里加的援兵,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敌第12集团军就可以被全歼!」
鲁路修听了这个概述后,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知道马肯森和舍尔的基本思路没错,后续关键就是看执行力和参谋们对细节的把控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想得够不够充分。
里加和库尔兰半岛这个地方,确实适合打包围战。地球上一战末期的时候,德军在这地方就尝试过打包围战,最后也打进了里加城。但不是绕后登陆包抄的,而是全靠从南往北单路推进。
最后好不容易推到里加城后方,切断归路,但因为动作慢,露第12集团军的一部分部队提前撤出去了,最终没能全歼。
地球上的二战期间,「巴巴罗萨行动」早期虽然没在库尔兰半岛打出什麽大的围歼战,但USSR后来反攻的时候,却把德系的库尔兰军团包围在半岛上,最终歼灭了。
可见,这种地形,打穿插切割的包围战,甚至配合登陆,本身都是对的。前人做的参谋推演,鲁路修没必要去质疑,他们肯定也都花了很多心思,做得很扎实,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不过,鲁路修既然来了,而且他熟读战史,有几千小时的《钢铁雄心》经验,把周边花絮史料也都看过了,他当然可以借鉴后世更多的成功经验。
于是他想了很久后,拿起一根教鞭,指着地图上里加湾的两处出入航道:
「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出入里加湾,一共有两条航道。
西侧的伊尔别海峡,宽27公里,中央主航道水深15米,可以通航任意吃水深度的大型战舰。
北侧的希乌马海峡,位于希乌马岛和爱沙尼亚之间,最深的地方也不到8米,战列舰和战巡都是出入不了的。
现在,我军刚刚掌握了能扫除南侧伊尔别海峡水雷的武器,但敌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难道不该趁着『我们的主力战舰能进入里加湾丶而敌人却不知道我们主力舰能进入里加湾』的信息差,勾引一把麽?
这样,等将来敌人知道我们的大船能直接从伊尔别海峡进入里加湾后,产生怀疑和猜忌,其猜忌的力度也能更猛一些,毕竟是实打实吃了大亏的。」
鲁路修这番分析就事论事,没有指摘任何前人的谋划不当,也让莱因哈特.舍尔中将的抵触情绪稍稍放松了些。
他认真地跟着鲁路修的思路走了一遍,才审慎地问:「具体要怎麽勾引呢?」
鲁路修:「比如,众所周知,帝国的装甲巡洋舰,都是为了高海况环境设计的,同时为了适配基尔运河的通过性,其实并不是很讲究吃水深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