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东拼西凑,疯狂堵漏(1 / 2)
第141章 东拼西凑,疯狂堵漏
1915年,8月1日。
东西两线持续数日的空袭战丶隔海炮击作战,终于全部落下帷幕。
西线战场前线,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一批批的晋升和表彰文件,以及铁十字勋章,被运送补给物资的军列顺便拉到前线,又一批批下发下去。
「恭喜你,马克.殷麦曼上校,帝国总参谋部已经批准,晋升你为准将,并再次授予蓝色马克勋章。以表彰你们在加莱空战中丶累计击落敌机200架丶并成功掩护我方校射飞艇的辉煌胜利。」
「威廉.凯特尔上校,经总参谋部批准,现晋升你为炮兵准将。威廉.勒布中校,晋升为上校。一并授予蓝色马克勋章……以表彰多佛炮战中,击沉2艘战列舰丶3艘前无畏舰等功绩。」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中尉,晋升为少校,并授予蓝色马克勋章……」
负责这一切授勋和晋升仪式的,正是德第4集团军司令丶符滕堡大公。至少有几十名飞行员和炮兵军官,都因为加莱-多佛之间的这场炮战和空战获得了当场晋升。
至于被提升了级别的士官和士兵,那就更多了。晋升士官超过了百人,晋升士兵接近了千人。
蓝色马克勋章一共发下去9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总计发了85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更是发了330枚——要知道,在原本地球历史上,整个世界大战打完,蓝色马克勋章的总发放数量,一共是687枚。
所以一场战斗发出去9枚蓝色马克勋章,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得是极为了不起的重大胜利丶才能发出去这麽多,占到整个4年世界大战的大约1.5%。
蓝色马克勋章,是可以给同一个人重复受勋的,当时各兵种的受勋标准里,最明确的是给战斗机飞行员,只要击落8架敌机,就可以初授一枚蓝色马克勋章,童叟无欺。
但如果是再次立功,则会加码受勋难度。所以不能每8架就多1枚蓝色马克勋章。马克.殷麦曼准将这次就是第二次得到蓝色马克勋章,而他已经击落32架了,后面24架的战果才为他挣到了第2枚。
另外,在重复授予蓝色马克勋章时,蓝色十字架本体是不会再授予一遍的,只会加授一个白银月桂叶外饰作为替代,并标注上数字。第二次受勋就在白银月桂叶环底下价格白银的「2」,第三次受勋就加个「3」。
马克殷麦曼这次受勋实际拿到的,就是一个带数字「2」的白银月桂叶环。
而如今这批蓝色马克勋章里,排在授勋名单上第一位的那枚,就是皇帝颁发给符滕堡大公本人的。
因为大公现在是比利金和加莱-敦刻尔克战区的总司令,这一切胜利,不管是加莱炮战,还是从泽布吕赫起飞的飞艇空袭任务,首先都需要符腾堡大公的统筹和配合,才最终顺利执行。
符腾堡大公亲自回柏林受勋的时候,内心也清楚得很:这次的功劳,其实是已经离开西线的第6集司令丶鲁普雷希特公爵帮他运筹的。而鲁普雷希特公爵的背后,自然是他那位神机妙算的参谋鲁路修上校了。
包括战役用到的列车炮等兵器,都是原本第6集团军在西线作战时下的单订的货,如今他再拿来用用罢了。要是第6集如今还留在西线的话,这一仗肯定会由第6集的部队来亲自操刀。
所以严格来说,符腾堡大公也承了鲁路修一点人情。
鲁路修虽然没有从此战中直接得到晋升和授勋,但他却拥有了更广的人脉支持——毕竟鲁路修也没法直接明着插手,不然就越权了,很犯忌讳。就像前几次海军的希佩尔中将屡屡立功,那些功劳也不能算鲁路修的参谋成果。但希佩尔丶施佩这些将军私人,自然会承他的人情,将来鲁路修有事情需要海军合作,这些将军也会更愿意合作。
至此,南德四邦的一把手,已经有三个承了他的大人情。
巴里亚的王储,符滕堡的大公,巴登的大公。只要鲁路修愿意,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人情做更多的事情。
鲁路修本人虽然暂时没法升准将。可殷麦曼丶凯特尔这两个升了准将的老朋友,依然要唯鲁路修马首是瞻。
而且殷麦曼的年纪只比鲁路修大2岁,他也是90后(刚好90年的),鲁路修虚报后的年龄,其实也已经跟殷麦曼一样了,只差几个月。殷麦曼能比他更快升到准将,也是因为空军这条赛道是纯蓝海,没有老人竞争卡位。
但不管怎麽说,殷麦曼升了准将,也算是为鲁路修打了个样。以后鲁路修再立一次大功,鲁普雷希特公爵要为他申请准将,总参和皇帝多半也不好意思再以年龄为由卡他了。
上次歼灭露沙西南方面军的大功,鲁路修就是以升文职和爵位的方式酬勋的,再有了这次的暗中谋划人情铺垫,下次也该轮到动一动军衔了。
……
飞艇部队和炮击部队得到了大量功勋和晋升的同时,柏林的威廉皇帝最近也稍稍有些发飘。
在签发了大批受勋令后,这天下午,他临时召见了海军部长提尔皮茨元帅,想聊一个原本没敢想过的话题。
提尔皮茨元帅来到波茨坦宫,先行了觐见礼仪,随后皇帝就开门见山问道:
「最近布列颠尼亚舰队被帝国的空袭和炮击连番重创,听说3天里沉了3艘无畏舰?再加上2月份的时候,朕记得希佩尔在敦刻尔克战役时也击沉了几艘大家伙。如今敌我的无畏舰和战巡数量差距,已经缩小到什麽程度了?」
提尔皮茨元帅心中始终记着这些帐目呢,当即对答如流:「布列颠尼亚人还有22艘战列舰丶7艘战巡。帝国海军则有17艘战列舰丶6艘战巡。
不过我们有2艘战巡『冯德坦恩号』和『塞德利茨号』还在修理中,它们都是在2月底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受创的,也都被15寸炮击中过,如今才修了5个月。『塞德利茨号』可以在9月份修复,『冯德坦恩号』可能要拖到冬季了,但所有船保证都能在今年修复。
布列颠尼亚人那边,『伊莉莎白女王号』还在大修,至少要明年年初才能修复。不过根据情报,『女王级』的3号舰能够在今年冬天完工并紧急入役,4丶5号舰则要明年春天完工。
帝国的『巴里亚号』也会在明年年初完工。『巴登号』可能要拖到明年1季度末,跟敌人的『女王级』4丶5号舰同期服役。」
皇帝一边听,一边在心中盘算,随即就抛出了一个原先根本不敢想的点子:
「所以说,直到年底之前,布列颠尼亚人都没有15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可以用?那帝国能不能趁着最近这三个月,逼迫布国海军主力的一部分丶与我交战一场丶抓住战机重创敌一部!
要是错过了,敌人又有15寸炮战舰,这仗就难打了,眼下可是难得的窗口期!敌人的海军已经被我们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了,可不能让他们重新造回来。」
提尔皮茨元帅大惊,连忙劝阻道:「陛下不可鲁莽啊!臣以为眼下并不是最好的时机,虽然等到年底,敌人会首先服役一艘15寸炮主力舰,但我们到明年一季度结束,也能入役2艘15寸炮战列舰。
敌军到时候能再建成1条丶修复1条,那也不过是2比3,差距还不大。如果『女王号』没能按期修复,到时候就是2比2,帝国的新锐战舰只是航速低于敌舰,但舰队决战的话,其他指标会全面优于敌舰。所以就算陛下真要寻求舰队歼灭战,至少也该拖到明年2季度,臣以为那三个月才是最佳时机——
因为根据情报,如果拖到明年3季度的话,敌人的2艘『声望级』战巡就有可能赶工服役了,『复仇级』战列舰可能也会批量服役。而我国的『巴里亚级』战列舰3/4号舰哪怕也入役,也比不上敌军『声望级』和『复仇级』入役3~5艘带来的优势。」
皇帝原本被大胜稍稍冲昏了头脑,有些不冷静。提尔皮茨元帅给了他一个时间表后,总算让他稍稍有了点耐心。
不管怎麽说,元帅已经承诺,明年二季度之前,会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海军作战,尝试削弱布国海军一部分的力量。
但皇帝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还是追问了一下丶为何眼下不能立刻行动。
「明年二季度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但近期行动的话,我军没有『巴里亚级』,但敌军也没有『女王级』,情况不是也很公平麽?」
提尔皮茨:「陛下,今年三季度剩下的时间丶和四季度初,理论上时机也不错。但您或许不记得了,海军和陆军联手规划了对露沙人的『两翼齐飞』行动。
帝国的战巡舰队看似帐面数量不少,但有2艘是困在黑海战区的,没法调回来参加决战。就算黑海海峡在盟友手中,可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是在布国手中的。帝国派到黑海/地中海战区的军舰,在战争结束前都没法回援北海战场了。
而帝国的公海舰队主力,整个三季度也要配合陆军在波罗的海行动,我们分身乏术。对付露沙海军丶彻底封锁露沙人的海路补给,眼下是最好的时机,这个任务越早完成,将来露沙人的经济就能越早撑不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现饥荒。
相比之下,对付布列颠尼亚皇家海军却没有什麽时间迫切性,现在打和明年二季度再打都一样。露沙人在黑海有2艘无畏舰,在波罗的海有4艘无畏舰,要一举歼灭他们,帝国的公海舰队也必须在今年三季度出全力,以求毕其功于一役!」
皇帝听了如此详尽的分析,这才彻底冷静下来。
今年年底和明年一季度,是敌皇家海军突然阶段性变强的一个时间节点,不能打。而今年三季度和明年二季度,对布作战的时机好坏差不多。
既然如此,眼下还有6艘露沙战列舰可以进攻,那就先把重点放在露沙人身上!
原本地球历史上,德玛尼亚公海舰队也有尝试在1915年7月突入里加湾,逼迫露沙波罗的海舰队决战。但因为扫锚雷的武器太差,扫雷效率低,被水雷炸沉了好几艘探路军舰,最后不得不放弃计划。
这一世,鲁路修帮帝国搞了新式扫雷兵器,没道理不趁着这个机会先歼灭露沙海军!至于布国海军,放着慢慢来就是了。
「原来如此,朕明白了。那就由你自行掌握作战计划节奏,但希望海军不要再错过战机,明年二季度的时候,能够给朕一个好消息。」
提尔皮茨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但也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
今天为了避免被冲动的皇帝直接逼着出战,不得不承诺了一个「半年之约」,希望半年之后自己能拿出完善的作战方案吧。
到时候,要不要先听听希佩尔和施佩那些有功将领的意见呢?说不定他们能制作出更完善的计划来。
……
威廉皇帝在柏林波茨坦宫召见提尔皮茨的同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