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万雄师过大江!(2 / 2)
「难不倒闯贼竟然跟吴三桂联手了!」
罗托思索过后汗毛倒竖道。
看现在的情况很明显闯贼和吴三桂之间有了某种联系。
竞然能互相配合趁着清军顾此失彼的时候联手发难!
若是闯贼真的和吴三桂联手。
那麽清军的情况就不妙了!
「事到如今,无论闯贼和吴三桂有没有联系。」
「襄阳我大清是绝不能丢的!」
鳌拜牙齿紧咬:「传令下去,从前线抽调一万兵马,再让苏克萨哈发荆州兵五千。」
「由固山额真索浑率领星夜赶赴裹阳驻守!」
鳌拜在江汉地区一共集结了十四万军队。
其中十万守江,一万守荆州,一万守彝陵,一万守郧阳,五千守襄阳,剩馀五千则分布在其馀地方。
襄阳是一座大城来犯的闯贼又人多势众。
很显然以哪里的五千兵马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鳌拜审时度势第一时间抽调一万五千军队北上支援!
有了这一万五千军队清军抵达囊阳后。
依托城池和汉水倒是能阻挡一阵闯贼。
待鳌拜在长江击退了吴三桂主力。
任凭冲进裹阳的闯贼有多少他都有信心驱逐。
罗托等人见状只得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战况最好的索浑就率领军队从驻地公安北上。
而他的防线则交给副手布勒。
随着一万五千名清军的北上鳌拜终于暂时放下心来。
然而等到第二天。
当探查到索浑已经率军北上后。
长江上的吴军战船竟然顺江而下尽数集结于公安。
与此同时,数万吴军主力也完全放弃了从松滋和枝江强渡的打算。
竟然乘坐舟船藉助水流猛然冲向公安!
当鳌拜看着一船船吴军乘坐舟船东下后。
这位大清第一巴图鲁不由地手脚冰凉!
「不好!我中了吴三桂的诡计了!」他怒吼而出。
立刻翻身上马率领万骑清军向着公安驰援而出。
吴三桂现在兵分三路渡江。
之所以从松滋丶枝江两处猛攻而在公安并没有部署太多兵马。
完全就是为了让鳌拜掉以轻心。
当闯军东出夔东的消息传来时。
眼看公安战况不紧,清军上下自然理所当然地从公安调兵。
然而公安处在战场的最下游当鳌拜从公安调兵北援后。
吴三桂的兵马却能藉助洞庭湖水师顺江而下直扑此地,
如今公安守军已经被撤离大半。
数万吴军又集中全力猛扑而来。
若是鳌拜不抓紧时间救援公安又如何能守得住?
于是在紧张的调动下。
鳌拜的骑兵,罗托和明安达礼的军队,乃至于苏克萨哈仅存的荆州兵。
都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地向着公安驰援而去。
当鳌拜不顾马力催促骑兵赶到公安北岸时。
这里的清军已经溃败。
吴三桂亲自坐镇指挥数万吴军发起排山倒海的攻击。
在吴军的攻击下布勒当场阵亡,他魔下的满洲兵化为鸟兽散。
公安残存的绿营兵眼见满洲兵哗散自然没有二话撒腿就跑。
当鳌拜抵达时已经有上方吴军登上北岸了。
看着此情此景这位大清第一巴图鲁不由地头皮发麻。
然而仅仅是转念一想。
鳌拜就红着眼睛举起手中的狼牙棒率领清军骑兵向着吴军发起了反击!
他已经别无他法。
若是让吴三桂过了长江凭他手底下的精兵强将。
纵使鳌拜勇武不减可以满洲兵现在的情况又如何会是对手?
唯有不惜一切代价将吴军击退。
鳌拜才能守住长江,守住太宗皇帝的江山!
于是上万名清军骑兵不顾一切冲进公安滩头跟吴军血战。
两军一交手战斗便呈现白热化。
清军在公安修建的工事,挖掘的壕沟反而成为自家骑兵的障碍。
鳌拜不得不亲自下马率领骑兵步行冲锋。
这才能冲进滩头和吴军血战!
在阳光的照耀下两军从上午一直战斗到傍晚。
鳌拜率领的上万骑兵大部分折损在了公安。
幸亏苏克萨哈丶明安达礼丶罗托等人相继赶来。
清军才能以惨烈的伤亡将吴军击退。
在整整一天的战斗中。
清军前前后后付出的两万多人的伤亡。
而作为对比,吴军起先用绝对优势地兵力击溃公安守军。
然后凭藉滩头工事抵消清军骑兵的冲锋威力。
逼迫鳌拜用宝贵的骑兵下马步战。
一天的激战下来,吴三桂不过付出了六七千人的伤亡就令鳌拜损失惨重!
可见吴军的战力强悍和吴三桂的指挥得当。
然而即便如此鳌拜依旧庆幸不已。
因为清军伤亡虽众可毕竟击退了吴三桂只要吴三桂过不了长江再惨重的损失他都能弥补!
而吴军即便伤亡很小但只要他们一直在长江以南就会后继乏力!
所以激战一天后鳌拜终是安心地休息起来。
然而等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
「少保!」
罗托却是哭丧着脸前来禀告。
「怎麽了!可是吴三桂又渡江了!」鳌拜急忙询问。
「少保!」罗托双眼血红跪在地上。
半响过后这位固山额真用颤抖的声音开口:「彝陵丢了!」
「什麽!」
此言一出,鳌拜目瞪口呆整个人都震颤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不可置信地怒吼:「好端端地彝陵怎麽可能会丢!」
「今早传来消息,凌晨,南岸有大量吴军渡江,彝陵城西又有大股闯贼来袭。」
「彝陵总兵穆生辉丶副将牛万程不敌。」
「穆生辉战死,牛万程投降。」
「彝陵已经落入吴三桂之手了!」罗托垂泪开口。
刹那间,鳌拜眼前一黑险些栽倒下去。
「少保!」
「少保!」
罗托等人大惊失色急忙扶,
可鳌拜却是惨笑道:「我倒是亲眼见证了吴三桂的手段。」
「想不到他明攻松滋,暗渡公安,实际上想要的却是彝陵!」
「彝陵一失不但吴军北渡再无屏障,闯贼东出也将一马平川!」
「看来今日这一仗老夫输了,而且还是输的心服口服!」
彝陵一直以来都是战略要地,
既坐立于长江北岸文位居三峡东端,
吴三桂既然拿下彝陵那麽吴军从此地东出就是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
藉助彝陵这个跳板。
鳌拜的数百里长江防线将形同虚设。
不但吴军渡江再无顾及闯军东出也无阻碍!
可以说从此刻开始吴三桂兵渡长江已经势不可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