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军火贸易(2 / 2)

加入书签

「英国人在哪里,法国人就在哪里,我们等待了一百多年,现在可以恶心一下英国人了。」科曼此时一副手舞足蹈的样子,完全是放飞了自我,只要不在法国,他一直都是这麽放荡不羁爱自由的。

当官就怕在首都那种地方,随随便便就能找出来不能招惹的大人物,所以在到达一定的地位之前,科曼对巴黎一点兴趣都没有。

科曼指尖轻轻敲打着一只打开的桃木箱,里面,裹着油布的德国毛瑟步枪在昏黄光线下泛着冷硬的蓝光,「五十支,全新的,连同五万发弹药。送给你做礼物,如果有兴趣交易的话,还有可以武装一个法国师,一万七千官兵的武器弹药。」

现在德国已经战败,毛瑟步枪已经是吃存量了,法国迟早要换装,不过那是未来的担忧,现在对于一个内陆土邦来说,还是很合适的武器。

毕竟也不是战时了,法国军队的规模已经从战时的两百万,裁撤到了一百一十万,在武器库存上面有很大的富馀,能换什麽就换什麽。

科曼已经想好了理由,就说要一笔钱做抚恤金,发给参战的越南国民军,以及抚恤这一次镇压暴动的伤亡。

巴黎政府就算是给,也不会给太多。

那麽科曼就可以便宜行事,用自己的办法来堵上其中的缺口,办法是有的,之前用来在雅加达建立稻米中心的法郎没有用完,所以这一次的交易,是科曼自己想要中饱私囊,没有什麽特别的原因。

伊尔汗没有去看那些闪亮的武器,而是盯着科曼,用带着浓重德干高原口音的乌尔都语低沉回应:「我们要的不是样品,科曼少校。是生产线,是图纸。海得拉巴的国库里有的是黄金,但我们需要能让自己持续流血的血管。」

「图纸不是没办法,但生产线德国都没有了。」科曼沉吟了一下道,「这不耽误我们先进行现货交易,图纸可以空运过来,但到时候能不能把生产线弄出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科曼发现自己也挺有搅屎棍的潜质的,不太合乎法国对殖民地的大方向,话也说回来法国虽然在殖民地的态度上问题不大,但应对方案显然没有英国人灵活。

英属印度如果是法国的殖民地,不经过两三次大规模镇压想要独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邱吉尔说要镇压英属印度的独立,至少需要五十万常备军驻守才有可能。如果是法国的话,几乎可以确定五十万常备军立马就到。

现在想这些有点离题了,回归正题道,「亲爱的朋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先让这些小玩具证明我们的诚意和……渠道的可靠性。至于图纸,」

科曼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风雨声,「等下一次,当你们的工程师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浇铸出第一根合格的枪管时,我们再谈。别忘了,新德里那些人的眼睛,可是时刻盯着你们呢。」

在伊尔汗思考的时候,科曼话锋一转,「处在劣势要想办法打造不对称威胁,因此空军其实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就需要时间了。我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只要阿里汗大君能够拿得出钱,这都不是问题。」

科曼此时觉得阿里汗就是自己三生三世的亲兄弟,至于英国怎麽想不重要,英国长期做搅屎棍,临了临了也应该被法国搅合一次了。

又不是没有先例,当年北美闹独立的时候,路易十六都献祭了自己。

现在这里的对话,只不过重复了美国独立之后的旧事而已,也算是科曼尊重传统。

科曼为这一次一个师的武器装备,开价一千五百万美元,连同轻重武器和配备的军用车辆,其实这是相当贵的,因此搭配了一些德国轻武器的设计图纸,至于以后海得拉巴能不能做到自产,那就不是科曼能够干涉的了。

至于法国空军的战斗机,目前只是一个意向价格,开价九百盎司黄金一架,但目前只是意向,海得拉巴需要的话,要等到步兵装备交易之后才能进行。

法属印度最大的殖民地是本地治理,处在次大陆的东南部。

这里距离印度主流的视线比较遥远,南印度的土邦也有很多,如果现在海得拉巴同意交易的话,马上就可以进行。至于空军的装备方面就要再等等。

一天之后,关于抚恤越南国民军阵亡战士,不然可能会引起不满的电报,就从法属印度本地治理,抵达了巴黎。

「这小子,还有什麽不敢干的?」德拉贡上将脑袋都大了一圈,但他的超天才又不能不管,直接离开总参谋部开始邀约下午茶。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