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土地买卖(1 / 2)
第185章 土地买卖
科曼同样点头致意,这位能和李承晚丶马科斯丶阿基诺等人放在一起的人物,还是被法国放出来了。
按照未来的轨迹,吴庭艳应该会尝试在法国和美国之间反覆横跳寻找后盾,最终又一起把保大帝迎接回来。
然后又在法国势力消退之后结束了越南的帝制,做了一点袁大头的事情。
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吴庭艳的政治投机性是相当明显的,他也谈不上什麽坚持到底的理念,似乎除了越盟之外的理念都想要试试。
这种人要是科曼有把握保住法属印支的统治肯定不会搭理对方,但他不是想不出来保住法属印支的办法麽?
既然迟早要撤离,科曼就不在乎吴庭艳未来是什麽立场了,能用就顺便用一下,反正都是消耗品。
同坐一条船的科曼也和吴庭艳聊过几次,但没有深入对话过,就知道吴庭艳年轻时期做过图书馆管理员。
以此为仕途的开始,一步一步从知县丶知府丶巡抚,最终在三十年代成为保大帝的吏部尚书。
哪怕是明清时候的东方大国,也可以被称之为宰相了,吏部毕竟号称天官,虽然明清没有正式的相位,但不妨碍其他人可以这麽叫。又不是哪个皇帝都是乾隆,几次三番的禁止一个称呼。
这一次法国邀请吴庭艳来请求保大帝出山,自然也允诺了高官厚禄,吴庭艳既然做过天官尚书,保大帝如果同意复辟的话,首相就是吴庭艳的。
科曼决定先让吴庭艳自由发挥,他是法国人不好直接出面。
「你现在的投资,未来几十年可以得到百倍的回报,一点也不比你在欧洲国家的首都购买房产收益小,甚至还要超过。」科曼用蛊惑的口吻对艾娃加德纳道,「而现在,则很少有国家注意到这里的价值,等到其他国家注意到了,你已经拿到了最优质的资产。」
科曼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周薪大明星的发家致富上面,现在这个时间段就极其合适,香江岛屿多山,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中环作为最早发展的区域,其土地本身已是稀缺资源。
因为战争的关系,香江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短短时间当中,人口翻了三倍多到了二百万人,庞大的人口增长是香江土地价格激增的核心原因。
而现在常公还能坚持两三年,香江的土地还没有开始暴涨,当然这个没有暴涨分对谁,从西贡离开之前科曼已经打听过了,现在香江的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约等于中环两平方英尺的房价,大概就是零点二平方米。
这个房价比直接震惊了艾娃加德纳,不管一个国家多麽的发达,一个工人的月薪只相当于零点二平方米的房价也太过分了。
艾娃加德纳哪见过这种场面,更不知道香江有一个专属词汇千尺豪宅,换成平方米九十平米的豪宅。
现在就有这麽大的潜力,着实震惊了没什麽见识的艾娃加德纳,对科曼口中的百倍回报也有了相当大的期待。
科曼其实可以选择等两年,因为现在的英镑汇率存在高估,英镑和港币的汇率是固定的,就是一比十六,对港币不存在高估。但英镑兑美元是存在高估的,一英镑兑四美元,虽然英国的遗产丰厚,这个时间段算是除苏联之外的第三工业强国,可仍然不是真实的汇率。
按照历史在一九四九年左右,英镑会进行一次贬值,大概贬值百分之三十兑换美元的汇率也从一比四到了一比二点八。
这麽考虑的话,那个时候在从香江投入房产,用美元计算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的资金。
可是从一九四九年开始,也是同时大量人口涌入香江的时候。
节省的汇率带来的百分之三十好处,和到时候因为人口涌入带来的土地价格上涨相比,也很那说是赔了还是赚了。
所以与其再等两年,还不如让英国人占一些便宜,在最适当的时候进来。
吴庭艳和科曼两人在一些法军士兵的保护下走下客轮,踩上了香江的石板路,叮叮作响的电车,不紧不慢地穿行于德辅道与皇后大道,车厢里挤着穿香云纱的太太丶腋下夹着帐本的先生丶以及一身汗味的苦力。
更远处的寮屋区拥挤,底层民众为一口饭奔波,汗水和希望同样沉重。行人看到科曼这些明显不同于英国军人的装扮,忍不住多看两眼,但随着科曼和这种注视的目光对上,观望的目光立刻躲开。
也许这就是美国军人在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所体会到的躲避目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