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明朝文人的心是真的黑!(1 / 2)
第105章 明朝文人的心是真的黑!
朱由检与孙承宗相对而坐,身下是柔软的明黄色锦墩。
这是朱由检带来的新风气,奏对时,若无特殊情况,君臣皆坐。
但对于孙承宗这个刚入京的「新兵蛋子」而言,这份恩典却十分不适应。
他身着绯红的斗牛服,花白的胡须修剪得一丝不苟,身板挺得笔直,却只敢虚虚地坐了半个锦墩,腰背的肌肉紧绷着,姿态介于坐与跪之间,反而比站着还累。
那张饱经风霜的黝黑脸庞上,神情一如既往地沉静,但紧抿的嘴唇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适。
「所以,刘爱塔如今,究竟在何方?」
朱由检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他的语调里压抑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像是一个终于找到了藏宝图关键线索的寻宝人。
他的上身微微前倾,双目灼灼地盯着孙承宗,等待着答案。
孙承宗拱手回道:「回陛下,臣这两年闲居高阳,曾与袁崇焕数次通信,信中确有聊及此人。」
「金复之战后,他受奴酋猜忌,便有心直接归降。只是袁崇焕以为时机未到,便令其暂作内应,以待将来。」
说到此处,孙承宗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好奇,他抬眼看向朱由检,问道:「只是……臣有些不解,陛下为何会突然问起此人?此人在奴将之中,并不算声名显赫。」
「哈哈哈……」
朱由检闻言,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
「孙师,朕昨日曾言,孙子之言,非帝皇之学。但朕同样承认,那确是名帅之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朕欲平定蒙古诸部,看似用兵,其本质,正是为了『伐交』,断建奴一臂。然则……」
朱由检话锋一转,身体前倾,整个人的气势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然则,我们是否能直接在后金国中,行『伐谋』之事呢?」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后金四贝勒共治,黄台吉虽有智谋,却不过是四王之一,甚至排名第四而已。」
「如今他被推举为国主,阿敏丶莽古尔泰丶代善,这三位大贝勒,难道就真的对他心悦诚服吗?」
「朕听闻,年初领兵攻伐朝鲜,立下大功的,是贝勒阿敏。」
「而年中,黄台吉亲率大军,携大胜之威势,却顿兵于宁锦城下,寸功未立。」
「君王威望受挫,臣子却功勋赫赫,这其中,难道没有可以做的文章吗?」
「再者,后金国中困顿,与我大明辽东丶东江多有走私往来,朕就不信,这其中没有后金的贵胄牵扯其中。我们又能否利用这条商路,为我所用,作为谍报之用?」
「桩桩件件,朕思之,着实夜不能寐!若能成此谍报之事,于国于民,实胜过雄兵千万!」
朱由检越说越是兴奋,双眸之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这番话,是他结合了后世的见识与眼前的信息,经过深思熟虑才得出的方案。
孙承宗静静地听着,他脸上的讶异之色越来越浓,紧绷的身体不知不觉间放松了下来。
当朱由检话音落下,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爆发出惊人的亮光,竟是忍不住一拍大腿,击节赞叹!
「好一个『上兵伐谋』!陛下所思所想,竟与臣……不谋而合!」
「嗯?」
朱由检的笑意微微一滞。
什麽叫不谋而合?
你也想到了?你不是在这现装的吧?
史书上可没见你们搞过这些阴谋。
朱由检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不露分毫。
他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带着一丝好奇,顺着孙承宗的话说道:「哦?听孙师此言,似乎是早有筹谋?那朕可要洗耳恭听了!」
孙承宗听到皇帝的考较,那张严肃的脸上,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自得的笑容。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摇了摇头。
「陛下谬赞了。臣如今离任近两年,对关外情形已然生疏,尚不敢说有何筹谋。一切还需等臣到任之后,详查后金最新情状,再做计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
「不过,在天启三年,臣督师辽东之时,确实做过类似的事情。」
「臣请为陛下,讲一人。」
「此人,正是如今的抚夷总兵官,王世忠!」
王世忠?
朱由检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在辽东的奏疏中出现过几次,一直都是负责与林丹汗部联络丶进行招抚事宜的官员。
他能和后金的谍报扯上什麽关系?
孙承宗似乎看出了朱由检的疑惑,他没有直接解释,反而抛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可知,老奴努尔哈赤,是如何发家的?」
朱由检对这个倒是十分清楚,开口说道:「朕略有所知。其人以建州女真起家,后攻灭海西女真诸部,统一女真,方成气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