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别开生面的朝会(求下周一追读哈!别(1 / 2)

加入书签

第46章 别开生面的朝会(求下周一追读哈!别忘记朋友们!)

首辅黄立极领着一众阁臣丶卿部,跟在小太监身后,心思各异。

国朝定制三丶六丶九常朝,但自世宗丶神宗起就几乎已是空文。

就连先帝也不过每月上朝四日左右而已。

果然啊,每个皇帝初初登基时,心里总想要澄清四海,光被四表。

却不知道这份心气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

转瞬间,武英殿已至。

跨过殿门的黄立极瞬间愣住了,脚步也随之凝滞。

这……还是他上次来的那个武英殿吗?

殿中左右两侧,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排桌椅。

每一张桌案,上面摆着三样东西:一迭纸,一支笔,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更匪夷所思的,是每张桌案上,都立着一个做工精致的小木牌。

上面用漂亮的馆阁体,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的官职和名字。

「内阁首辅,黄立极。」

「内阁次辅,施凤来。」

「户部尚书,郭允厚。」

「……」

这等场景虽然匪夷所思,却也叫人一看就明。

这不就是当初自己苦读时的学堂吗?

只不过现在桌椅摆放从面向老师,变成侧向老师罢了,难道……

这皇帝今天是要给他们上课不成?

身后的其馀阁老,卿部跟上来后,也全都停住脚步。

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作何是好。

「诸位大人,请入座吧。」

殿中的高时明挂着和煦的微笑,伸出手对着各位卿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

这座位,是能随便坐的吗?

祖制呢?体统呢?君臣之别呢?

最终,还是首辅黄立极,硬着头皮,第一个迈开了步子。

他走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桌案前,却也不敢坐下,只是站在桌案之后。

其馀人顿时有样学样,纷纷找到写有自己名牌的桌子站定。

高时明见状也不做催促,只是道,「陛下再有片刻就到了,各位可以先看看今日要议的事项。」

众人拿起纸张一看,均是大感新奇。

这上面用线条画作格子,顶部写了议题丶负责人丶事项,内中则是边饷丶马草折银等事项。

一切井井有条,比之常见的公文写法,确实更见清晰。

高时明笑着补充道,「此乃陛下读史记有感,效仿太史公的『年表之法』而作。」

「用在计事之中,更为清晰明了。」

「为区别于史家所用世家年表,陛下特赐名——表格。」

话音刚落,殿后传来一声悠长的唱喏。

「陛下升座——!」

众人心中一凛,也来不及再认真看这所谓「表格」,连忙转身,呼啦啦跪倒一片。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一身明黄色常服,从殿后缓缓走出,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跪在地上的臣子。

但他没有如上次一般坐上龙椅,而是走到丹陛下那张略高一些的「皇帝专用」办公桌后。

「众卿平身,都坐吧。」

群臣起身后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率先落座。

朱由检微微一笑,对此早有所料。

「诸位为何不坐?」

还是没人动。

沉默片刻,首辅黄立极率先出列,满脸纠结地说道:

「陛下……自太祖皇帝定下规矩,朝堂议事,臣等皆是站立回话,如此……如此集体赐坐,似乎,有违祖制啊!」

是的,议事能坐着固然好。

毕竟谁也不是贱骨头,能舒服当然选择舒服。

但是「礼」是文臣们制约皇帝的最强大武器。

哪怕朝野之中,心学的影响已深入骨髓。

哪怕文臣之中,多数人一当官就将四书五经抛之脑后。

但这批判之武器,皇帝能破,蛮夷能破,他们却不能破。

谁知,朱由检听完,却轻笑一声。

「祖制?」

他反问道:「祖制再大,又哪里大得过古礼呢?」

「春秋秦汉之时,君臣对答,亦是各自落座,从容问对。」

「怎麽到了我大明,反而要让诸位肱股之臣,站得腰酸背痛,才能为国分忧呢?」

他微微一顿,又继续反问。

「更何况,真要说祖制,贪污可是要被剥皮实草的,各位总不能要朕也恢复这条祖制吧?」

说罢,他不再看众人,当先一撩衣袍,坦然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得,剥皮实草都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