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随口一说(2 / 2)

加入书签

少顷,路充国恭敬抵达宣室殿,汉武帝让黄门将布帛递给他,道:「这是龙骨水车,可放于地势低矮的水洼河流中,向上引导水流灌溉农田。」

「如今各河流水位降低,百姓取水困难,更不提灌溉农田,你少府将此器制出,推广到关中,劝农课桑,你亲自派人去指导地方郡县,让他们指导百姓如何使用此种农具。」

路充国看着布帛上的农具模型,他太精通农业器具使用,很显然没见过这种农具,不由为之吸引,待想明白其工作原理后,不由倒吸凉气,问汉武帝道:「陛下,微臣敢问,这是哪位高人制出的农具?」

汉武帝道:「皇长孙刘进。」

「微臣这就去命少府制造。」

离开宣室殿,走在殿外玉石道路上,路充国脸色变幻莫测。

皇长孙……刘进?

多麽陌生的名字,陌生到这些臣僚居然已经快要忘记这名皇室长孙的存在了!

前年因为六皇子刘弗陵的诞生,陛下钦赐尧母宫,外廷都认为陛下废太子的信号越来越强烈。

今日忽然提到太子宫那边……这是什麽用意?

……

长安城北,丞相府。

虽然卫青和霍去病都已不在人世,但现在卫家在朝的力量还存在,如今丞相高位就落在卫家。

公孙贺是卫君孺的夫君,卫君孺又是卫子夫的姐姐。

不过随着陛下对太子宫态度的暧昧和转变,公孙贺越来越感觉到一股强烈的不安。

如果陛下执意废掉太子,那就等同于卫家所有外戚势力都要清除。

太子刘据是卫子夫的亲儿子,卫家能起势,全部依靠卫子夫,如今卫子夫失宠,作为卫家的男人,公孙贺怎能放得下心来,若是太子不登基,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公孙贺做了很多努力,但朝堂支持他的人却越来越少。

他们似乎笃定了刘据这个太子位置已经坐不了多久。

「爹!」

汉武帝给予公孙家的殊荣极高,父亲是当朝丞相,儿子是当朝太仆。

公孙敬声迈着急促的步伐来到正厅,找到公孙贺,道:「您猜我今早看到了什麽?」

公孙贺狐疑的道:「什麽?」

「老爷子,老爷子出宫了。」

公孙贺道:「这有什麽值得惊愕的,关中大旱,老爷子视察百姓情理之中。」

「不是。」

公孙敬声道:「老爷子在城郊和一名少年郎相谈甚欢。」

「嗯?」

公孙敬声继续道:「我看那少年郎……好像,好像是大侄儿。」

「哪个大侄儿?」公孙贺不解。

「刘进啊,皇长孙刘进!」

公孙贺一愣:「仔细说说!」

公孙敬声将今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公孙贺。

说实话,刘进的存在感很弱,即便他们去长乐宫,顶多也只是找太子刘据聊聊,很少会见皇长孙刘进,如今是关键时期,谁也不会去关注一名皇孙。

他们顶多也就是每次去长乐宫和刘进打个招呼,他总是那麽安静恬然,符合儒家君子之道。

「不对。」

公孙贺惊愕的道:「如果老爷子要见皇孙,何必去郊外?他去长乐宫或者召皇长孙去未央宫都行,这不合理。」

「你是不是看错了?」

公孙敬声被父亲这麽一说,心里也有些腹诽起来,莫非真看花眼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