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东宝东和(求月票推荐票追读)(1 / 2)
第120章 东宝东和(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电话里,凌佩仪非常详细的把新加坡星洲厂丶马来西亚柔佛宏发厂,两个特许灌装厂的技改,以及陈记东南亚分公司组建情况向陈秉文汇报。
陈秉文也将港岛陈记本部,刚刚完成两百万袋劲霸速溶粉的生产对凌佩仪做了通报。
「老板,这真是双喜临门!」凌佩仪的声音带着笑意,透过电话传来。
双喜临门。
陈秉文点点头。
确实,内地订单圆满交付,打通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渠道;
新加坡丶马来西亚两地的特许灌装厂技改顺利完成,为我们东南亚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同一天内,两个战略性项目同时取得关键性胜利,这意义非凡,确实是双喜临门!
他顿了顿,真诚地说道,「凌总监,这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项目,从谈判到落地执行,你全程主导,功不可没。」
「谢谢陈生的肯定!」凌佩仪谦逊了一句,「是总部支持得力,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是做好了分内之事。」
「你的分内之事做得非常出色。」陈秉文肯定道,「东南亚公司既然已经组建完成,你暂时代理总经理的身份,全面负责起来。
争取尽快搭建好团队,理顺与各灌装厂的协作流程。
这期间,你可以物色一个合适人员作为东南亚分公司的负责人。
这个人选最好是熟悉当地情况,能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的人。
另外,首批『脉动速溶浓缩粉』很快就会发出,东南亚市场的第一炮,必须打响。」
明白!请老板放心!」凌佩仪的回答乾脆利落,随即她话锋一转,显然早有准备,「关于东南亚分公司常备负责人的人选,我目前倒是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目标,正想向您汇报。」
「哦?说说看。」陈秉文来了兴趣,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这个人叫李明哲,新加坡籍,三十五岁。
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的食品科学专业,毕业后在新加坡本地一家规模非常大的食品公司工作了八年。
从技术专员一路做到市场运营副总监,对饮料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非常熟悉,人脉也广。
最关键的是,他对新马一带的渠道网络丶消费者偏好乃至政策法规,都了如指掌。
我之前与星洲厂丶宏发厂谈判,私下里也谘询过他一些本地化的建议,非常专业且一针见血。」
凌佩仪的介绍里,突出了李明哲的几个核心优势:本地身份丶专业背景丶大公司经验丶熟悉渠道丶已有初步接触和验证。
陈秉文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心里快速权衡。
凌佩仪看人的眼光他是信得过的,她如此推荐,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李明哲的背景完美契合「熟悉当地丶快速上手」的要求,大公司的任职经历更是金字招牌,能极大提升陈记在东南亚合作夥伴眼中的专业形象。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人选。」陈秉文沉吟道,「你和他深入谈过吗?他对加入陈记,负责整个东南亚业务,有多大意愿?」
「初步接触过,他对我们陈记的发展速度和战略布局很感兴趣,特别是『脉动』产品和新颖的商业模式。
他认为这是一个能让他独当一面丶施展拳脚的绝佳平台,兴趣很大。薪资待遇方面,他期望的价值在年薪一万五千美金左右,加上业绩分红。」
凌佩仪汇报得很实在,基本上把陈秉文想要了解的情况都说了。
一万五千美金的年薪,相当于每年七万到七万五千港币,低于公司目前总监的年薪。
他非常清楚,新加坡本地顶尖人才的薪资水平,虽然比港岛略低,但像李明哲这样拥有康奈尔名校背景丶大型食品公司多年管理经验丶且熟悉本地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年薪要求通常在2万美金左右,甚至更高。
李明哲开出的1.5万美金基础年薪,显然是考虑了陈记作为新兴企业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陈秉文看重的不是眼前这点薪资差额,而是李明哲能带来的巨大潜在价值。
一个熟悉本地规则丶拥有广泛人脉丶能快速打开局面的掌舵人,对于陈记东南亚分公司而言,其价值远非几万美金年薪所能衡量。
业绩分红机制,恰恰能将李明哲的个人利益与东南亚分公司的整体发展深度绑定,激发其最大潜能。
想到这里,陈秉文不再犹豫,果断拍板:「好!这个条件非常合理!凌总监,你代表我,正式向他发出邀请。
基础年薪就按他期望的1.5万美金执行,业绩分红比例你和他谈,原则是『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让他看到足够的激励空间!」
他顿了顿,补充道:「职位名称,定为『陈记食品(东南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直接向你汇报。
但实际权限,等同于分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东南亚区域的日常运营丶市场拓展以及与星洲丶宏发等特许灌装厂的协作。
你带他一个月,让他快速熟悉我们的产品丶流程丶文化以及核心合作夥伴,之后由他全面接手。
你需要逐步抽身返回港岛总部,把精力放在整个公司宏观战略协调和资源整合上。」
陈秉文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高授权丶强激励丶扶上马送一程。
既给了李明哲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充分的信任,也明确了凌佩仪的监督和指导责任。
「太好了,陈生!我立刻就去和李明哲深入沟通,尽快落实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