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再临(求月票推荐票追读)(2 / 2)

加入书签

他身后跟着的王建军,依旧是一身半旧但整洁的中山装,身姿笔挺,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冲淡了那股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

「陈老板,又来叨扰了。」王建军的声音洪亮,伸出手。

陈秉文迎了上去,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王先生,李经理,这是哪里话!

你们两位贵客临门,我们陈记蓬荜生辉。

快请坐!」

三人落座,阿丽很快端来了刚泡好的热茶。

寒暄几句后,陈秉文直接切入主题:「王先生这次过来,应该是劲霸速溶粉的测试结果出来了吧?」

王建军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没有立刻喝,而是看着陈秉文道,「陈老板,你们那批速溶粉,表现非常好。」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又像是在观察着陈秉文的反应。

陈秉文虽然心中了然,但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王先生能这麽说,我就放心了。

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不就是为了让顾客满意嘛!」

王建军正色的点点头,非常欣赏陈秉文这种做生意认真的态度。

他放下茶杯,肯定道:「陈老板说得对。

做生意就是要做出优秀的产品,让顾客非常满意,所以我们这次来,是希望能将合作深化,建立一个更稳定丶更长期的关系。」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陈秉文:「首先就是订单量。

我们希望能将之前的意向订单,从五十万袋,提升到两百万袋。」

两百万袋!

尽管陈秉文心中已有预感,但听到这个确切的丶翻了四倍的数字,心头还是猛地一跳。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迭加,这意味着产能的极限挑战丶供应链的严峻考验。

「两百万袋!」陈秉文深吸一口气,郑重的问道,「感谢王先生和李经理的巨大信任!

这无疑是对我们陈记产品和实力的最大认可。

不过,恕我直言,这个数量级对我们现有的生产安排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需要确认一下,交货周期大概是多长?」

陈秉文的记忆中,打小朋友屁股是七九年二月,距离现在只有两个多月,考虑到作战物资要提前配发,留给陈记只有最多一个半月的生产时间。

王建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李国伟。

李国伟立刻接过话头,笑呵呵的说道:「陈总,时间确实比较紧张。我们希望首批一百万袋,能在签订合同后的一个月内交付。

剩馀的一百万袋,在后续一个月内交付完毕。

当然,如果能够一起交付,肯定最好。」

一个月交付一百万袋!陈秉文大脑飞速运转。

富源厂区现有的生产线,开足马力,人停机不停,理论日产极限能达到十二万袋到十八万袋,一个月刨去必要的检修和可能的故障时间,努努力,两百万袋刚好在极限阈值上!

这时间卡得极其精准,仿佛对方早已摸透了他的产能底细。

不过,陈秉文也非常理解。

如果真是为了明年初的战事准备,必要的调查肯定会非常详细。

恐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一切信息都已经被调查清楚了。

短暂沉吟片刻,陈秉文说道:「这个交货时间确实非常紧张,几乎到了我们产能的极限。

但既然王先生和李经理如此信任,这单生意,我们陈记接了!

我会立刻调整生产计划,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保障这笔订单。

争取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两百万袋,按时交付!」

「好!陈老板果然有魄力!」李国伟抚掌笑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陈总啊,这麽大的订单量,几乎是包销了你们相当一部分产能了。

这价格方面.你看是不是应该更有诚意一些?」

陈秉文心中一动,知道肉戏才刚刚开始。

之前谈的时候,他报了一个0.6港币/袋(15g)的意向价格,这个价格是综合考虑了所有成本后给出的。

现在李国伟说完订单数量再谈价格,想压价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

他面上笑容不变:「李经理说的是,量大从优,这是商业惯例。

不过,为了给贵公司生产这批速溶粉,我们的渠道供货将受到一定影响,」陈秉文话锋一转,诚恳的说道,「尤其是我们新推出的『脉动』功能饮料,市场反响非常好,正处于快速铺货期。

为了优先保障您的订单,我们可能不得不暂时放缓对新渠道的供应,这其中的机会成本想必李经理也能理解。」

李国伟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哈哈一笑:「理解,当然理解!

陈总为我们的订单调整生产计划,承担了压力,这份诚意我们看在眼里。

所以啊,在价格上,我们更应该体现出对合作夥伴的支持嘛。」

他巧妙地把话题又拉回了价格,但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不少。

王建军此时,静静地喝着茶,看着两人你来我往,没有一点插话的意思,彷佛他来此的目的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李国伟上场表演了。

陈秉文知道,此时单纯的诉苦并不能真正打动对方,必须给出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逻辑。

「李经理,王先生,既然谈到诚意,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