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加盟狂潮(日万第二更)(1 / 2)
第55章 加盟狂潮(日万第二更)
说完,凌佩仪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试销数据简报,推到张志强面前:「我们的瓶装糖水在写字楼丶工厂区附近的销售点,复购率极高,尤其受到年轻白领和工人的欢迎。
这正是惠康核心客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志强拿起报告,快速翻阅。
他不得不承认,凌佩仪这份报告做得相当专业。
数据详实,分析清晰,直指惠康的目标客群和提升销售的痛点。
特别是「填补市场空白」和「吸引特定客户」这两点一下触动了他。
「那麽,凌总监,你们希望的供货价和零售价是多少?合作方式呢?」
张志强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开始询问实质性内容。
凌佩仪心中一定,知道对方已经产生了兴趣。
她报出了早已测算好的价格体系:「我们给惠康的供货价,陈皮红豆沙每瓶0.7港币丶椰汁西米露每瓶2港币,杨枝甘露定为2.8港币。
建议零售价与陈记标准店的价格一致。」
这个价格体系,是她和陈秉文商量了几次之后的结果。
既能保证惠康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也能确保陈记在覆盖成本的基础上获得少量利润。
原本按照凌佩仪的想法,瓶装糖水的零售价应该比堂食贵一些。
至少瓶子和人工的费用应该体现在上面。
但她的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被陈秉文否决了。
陈秉文否决的理由很明确:目前陈记的任务就是抢占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凌总监,现在不是计较蝇头小利的时候。」陈秉文当时指着产能规划图说,「惠康是港岛最大的连锁超市,渠道价值无可估量!
瓶装糖水能在惠康上架,本身就是最好的GG!
我们要的是市场占有率,是品牌曝光度!
让利给渠道,让他们有动力推我们的产品!
等产能上来了,品牌站稳了脚跟,利润自然会水涨船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以后即便有竞争对手想要进入瓶装糖水领域,他们首先就要面临我们构筑的价格壁垒!
我们成本低丶规模大丶品牌响,他们拿什麽跟我们拼?」
这番战略眼光,让凌佩仪心悦诚服。
在产能尚未完全释放丶品牌急需渠道背书的关键时刻,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市场份额和渠道支持,是更明智的选择。
这微薄的利润,就是打入惠康的敲门砖,是未来市场霸主的垫脚石!
不过,既然是谈判,肯定不能直接将底价报给对方。
所以,凌佩仪报给张志强的批发价,是将零售价的20%作为超市的利润。
这既符合行业惯例,让惠康觉得合理丶有赚头,又巧妙地掩盖了陈记近乎成本供货的真相,为后续可能的压价留有馀地。
此时港岛超市商品入场模式与后世有很大不同,实行的是「零费用上架+寄售库存+月结付款」模式。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供应商先发货,超市后付款,卖多少结多少,没有任何进场费丶条码费丶各类折扣丶赞助等费用。
而超市的利润,就靠商品的批零差价获取。
张志强听到凌佩仪报出的供货价和建议零售价,心中快速盘算了一下。
「20%的利润空间……」张志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露出沉吟之色,「凌总监,这个利润空间,在惠康的饮料品类里,只能算入门级。」
说着,他目光看向凌佩仪:「你知道,惠康的渠道价值摆在这里。
我们一个核心门店一天的客流量,可能就抵得上你们一个标准店一周的客流。
而且,我们提供着宝贵的货架资源,还要投入人力进行理货丶销售。更重要的是,我们惠康的品牌背书,对你们陈记瓶装糖水快速打开市场丶提升品牌形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凌总监,这个供货价,我认为还有商榷的空间。
我们惠康希望,能拿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比如,在你们报出的供货价基础上,再下调.10%。
这样,我们的利润空间能更接近30%,也更符合我们作为核心渠道商的利润标准。」
下调10%!这几乎要击穿陈记的成本线,利润将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亏损!
凌佩仪心中微微一凛,但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
「张总监,」凌佩仪语气平,「我非常理解惠康的渠道价值和品牌影响力,这也是我们陈记如此重视这次合作的原因。
我们报出的价格,已经是基于最大诚意,并且充分考虑了惠康的运营成本和合理利润。
您刚才提到了惠康的品牌背书对我们很重要。
但反过来,陈记瓶装糖水的独特性和市场热度,对丰富惠康的产品线丶吸引特定客群丶提升单店销售业绩,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这款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是独一份,填补了即饮丶高品质糖水的空白。
这种差异化竞争优势带来的引流效果和品牌溢价,我认为,是值得惠康给予更有竞争力的合作条件的。」
凌佩仪巧妙地避开了直接的价格纠缠,转而强调产品的独特价值和为惠康带来的潜在收益。
同时,她话里话外也暗示。
陈记并非非惠康不可,产品本身的热度足以支撑其在其他渠道或自营体系取得成功。
张志强眼神闪烁。
凌佩仪的反击有理有据,点中了要害。
陈记瓶装糖水的独特性和市场反馈是实打实的,确实能给惠康带来新的客流和话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