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家里简单吃个饭(1 / 2)

加入书签

第200章 家里简单吃个饭

网上经常调侃春晚节目里的传统话术,「我们一起包饺砸。」

可能在语言类节目里,这样的结尾太过频繁,让人感到了厌烦。

但事实上,陈舟家里真的会一起包饺子。

一盆饺子馅,一个案板,一根擀面杖,桌子旁再围上一家人。

老陈下班后,赶上了个包饺子的尾巴,洗洗手就加入了进来。

陈桃桃自然也跟着一块上手。

虽然她包的饺子有些偏向于包子的四不像,甚至还漏点馅,但是很受欢迎。

下锅前就被提前预定了。

陈桃桃的食客动态给到她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很爱吃你做的饺子。

小丫头此时燃起了一些女承父业的想法,跟正在给她挽起来袖子的妈妈说道:

「我以后去社区食堂卖水饺~」

林女士笑了笑:「小厨师。」

陈舟没说啥。

只是心里想:你得把店开在爷爷奶奶家楼下,这样生意才好。

家里今天立冬的饭菜,还是比较简单的。

孩子奶奶应节气炖了一大锅羊排,清炖的做法,下了点胡萝卜丶白萝卜。

饺子作为主食,最后下锅。

当中有两道家常菜,和林女士的拌菜。

开饭前,陈舟则把刚才炸过的鱼,再次复炸了一遍。

仍然是老梅同志监工。

提出来一些简单的意见。

虽然已经不具备太大的指导意义了,但陈舟还是配合的倾听了一遍。

油温,要比第一遍炸的时候稍高一些。

人,则是要站得稍远一些。

因为当小炸鱼再次投入到高温中时,反应会比刚才剧烈得多。

但颜色变化不会太迅速。

是从淡金色,逐渐加深。

刀鱼只拍了粉,颜色发暗发红,上面还有点焦香的斑点。是水分排出,极致酥脆的标志。

小黄花鱼,品相最好,真的是炸至两面金黄。

陈舟将鱼及时捞出来,火候刚刚好。

在笊篱上控油的时候,表面还有点滋滋的声音,是馀温下冒出来的最后的小气泡。

老梅看着儿子熟练的炸鱼手法,挺欣赏。

「这小鱼炸得不错啊。」

「那肯定啊,跟你学的嘛。」

还得是年轻,眼疾手快,老太太心想。

过日子人家用油,炸鱼时肯定用的刚倒出来的新油,但炸完鱼之后,肯定也不能扔。

转手倒进了搪瓷油盆里。

陈舟跟老妈嘱咐道:「这俩盆好好留着啊。」

「行,」桃桃奶奶给点了点头。

「这还是你姥给我的呢。」

老物件的意义,在此让陈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很快,两盘鱼也被陈舟端上了餐桌。

炸货,刚炸出来不久,趁着那股热乎劲吃,体验最好。

一家人纷纷动筷品尝起来。

大人们当然要尝尝少儿不宜的刀鱼。

这个,炸的最酥。

筷子夹上去,就能感受到坚挺的触感,稍不留神,还会往下掉渣。

送到嘴边时,让人垂涎欲滴的炸鱼气味,更加诱人了。

吸引人赶紧把炸鱼送进嘴里。

牙齿轻轻咬下去,是乾脆利落的咔嚓声。酥脆的外壳破裂,声音沿着上下颌,直接传到耳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