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盛宴开场,远东国际银行开业(1 / 2)

加入书签

第232章 盛宴开场,远东国际银行开业

莫斯科「一只蚂蚁」市场周边的繁荣,终究只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一片孤岛。

对于整个庞大的苏联而言。

震荡丶变动丶骚乱,以及持续不断的物资短缺.

才是1991年这个春天,最真实丶最普遍的常态。

苏联都沉浸在一片喧嚣与吵闹之中。

报纸上充斥着各种争论,电视里是政治家们激昂的演说,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着国家的未来。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隐约意识到,这个横跨欧亚的庞大联合体,已经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

一个处理不慎,昔日牢不可破的联盟,便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威胁。

正是在这种日益紧张和迷茫的社会氛围下,戈氏决定举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全民公投。

试图用人民的意志来决定联盟的未来,想要看一下全国人民是否同意继续保留苏联。

于是,在1991年3月17日,苏联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民公投拉开帷幕。

然而,这次公投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裂痕的阴影。

全苏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仅有九个参与投票。

亚美尼亚丶乔治亚丶摩尔多瓦,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丶爱沙尼亚,这五国明确抵制了公投。

乔治亚独立倾向昭然若揭,波罗的海三国更是离心似箭,若他们参与,结果必然是否决。

即便在参与投票的共和国内,也远未做到「全民」。

最终,全苏约有1.85亿公民参与了投票,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

尽管如此,这次公投的影响依旧巨大,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苏联民意的风向标。

或许外界会猜测,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动荡和困顿后,人民会选择抛弃这个旧联盟。

但最终公布的结果却出乎许多国际观察家的预料。

最终,76.4%的投票者赞同保留苏联,反对者仅为 21.7%,另有少量无效票。

这个数字清晰地表明,绝大多数参与投票的苏联公民。

内心深处仍然认可这个他们生于斯丶长于斯的联盟,仍然希望它能渡过难关,继续存在。

这一结果的出现有其内在逻辑。

俄丶乌丶白这斯拉夫三巨头的态度举足轻重,而其中除了乌克兰内部意见纷纭丶摇摆不定外。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主流民意仍是维系联盟。

中亚五个斯坦共和国经济相对落后,长期依赖中央财政输血,留在联盟内好处显而易见,自然成为联盟的坚定支持者。

因此,参与投票的这些共和国,其主流民意本就是倾向于「保留」。

更重要的是,许多普通民众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他们仍然相信,苏联作为能与美国抗衡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

其根基并未动摇。

虽然苏联暂时出现问题,有些加盟国利益受损。

不过一旦解决这些问题,对各加盟国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因此大家还是觉得能通过内部改革解决苏联的问题,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再要一定的时间,所有问题都能处理好。

不管怎麽说,这次全民公投之后,苏联内部反对声音相对小了。

各加盟共和国都表现出愿意与中央重新坐下来协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出路的意向。

一种「或许还能挽救」的微弱希望,在混乱中悄然滋生。

正是在这种微妙而复杂的社会氛围下,一家民营银行的开业剪彩仪式,吸引了远超寻常的关注。

若在平时,一家新银行的成立在莫斯科或许算不得什麽大新闻。

但这一次,因为这家银行的主人,因为出席典礼的来宾阵容。

让这场原本普通的商业活动,变得极不普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