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资本与权力,将蛋糕做大(1 / 2)
第230章 资本与权力,将蛋糕做大
一百五十亿卢布。
当这个天文数字最终尘埃落定,转入指定的监管帐户时,连秦远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对于任何一个苏联普通人而言,这无疑是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幻梦。
然而,对于十国银行街上那些衣冠楚楚的金融家们,这似乎仅仅是一串可以随意调动和分配的数字。
这才几天?
秦远站在金融街的街头,望着周围林立的外资银行招牌,心中情绪翻滚。
仅仅在莫斯科这一座城市,这些西方银行就能如此迅速地凑齐一百五十亿卢布!
那麽,它们遍布苏联各大城市的分行网络,这些年究竟悄无声息地吸纳了多少卢布储蓄?
几百亿?
几千亿,还是几万亿?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让秦远震惊而又疯狂。
他妈的,开银行果然是赚钱啊!
眼下光是利用黑市与官方银行的汇率差,就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浮动利润空间。
更别提等到苏联崩溃,休克疗法实施后,卢布那断崖式的贬值了!
他现在越加确信。
成立远东国际银行这一步,走的无比正确。
而且,不仅要在莫斯科尽快开业,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分行开遍苏联各大关键城市!
甚至于为了扩张,可以在某些加盟国,某些区域,与当地的寡头合作,利用他们的本土势力,实现快速吸储的目的。
尤其是远东区域,那里地广人稀,哪怕是西方银行都少有踏足。
但这却给了秦远最好的发挥空间。
想到这,秦远的心脏跳的越加猛烈了。
而全程陪同着秦远,参与了这次与西方银行洽谈的伊莲娜,内心同样无法平静。
秦远要做什麽,她大致清楚。
和伏尔加汽车厂合作的新车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与叶卡捷琳娜阵营合作,共同倾吞苏联资产,作为一名白手套,同样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但是
这些西方银行家呢?
作为一名精算师,她对于数字非常敏感。
以前她并未特别关注这些外资银行,但此次亲身经历,让她窥见了冰山一角。
利用高息吸纳如此庞大规模的卢布储蓄……
这些西方人,究竟想用这些卢布做什麽?
一股寒意顺着她的脊椎爬升,让她感到莫名的惊恐。
「伊莲娜,不要想那麽多。」
秦远握住她冰冷的手,仿佛看穿了她的内心:「我们无法阻止任何人,所能做的只有一条,在这场乱局之中,掌握更多的资本,保护好我们自己。」
「资本?」伊莲娜看向秦远,目光之中有着疑惑,但更多的是茫然。
「秦,你说的资本,指的是卢布,美元,人民币。」
「又或者是西方人推行的资本主义体系?」
秦远点头,却又摇头。
资本是什麽?
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下,它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计量单位。
资本越多,所能掌握和调动的社会资源与权力就越重。
资本天生就具有一种凶猛的特性。
那就是像癌细胞一样,不断增值。
它通过剥削剩馀劳动,不断积累在少数人手中。
而资本家则运用这些资本,去争夺和控制生产与分配的社会权力。
购买商品,从来就不是资本增值的终极目的。
资本对应的,从来就不是具体的物。
而是无形的权力。
社会的丶经济的,乃至政治的权力。
正是深刻地把握住了这一点,秦远才能在莫斯科这片土地上,非但没有因外来身份而步履维艰,反而地位愈发稳固。
也正是凭藉这一点,他才能在短短半年内,走出一条与其他玩家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这个大背景下,秦远只手遮天。
彻底把控住了中苏两国之间的民间贸易市场。
当然,他知道,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苏联当下的特殊混乱期。
而如今,从西方银行「借」来了这笔巨量的资本。
是时候利用它,去兑换和扩张更实在的社会权力了。
「伊莲娜,」秦远收回思绪,吩咐道:「你帮我约个人。」
「谁?」
「莫斯科的副市长,卢日科夫。」
此时的卢日科夫,在莫斯科的权力架构中只排在三四位,并非最耀眼的那一个。
但是,秦远却是知道,就在今年七月,这位副市长将再进一步,与叶氏达成政治同盟。
并且在1992年后,接替波波夫成为莫斯科市长。
莫斯科在他的管理下,在整个九十年代,成为众多城市之中,唯一没有经济下滑的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