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拿读者们当外人?(1 / 2)

加入书签

第177章 拿读者们当外人?

「你有准备就好。」

看余惟这气定神闲的表情,祁洛桉就知道他肯定有后手,瞎子吃馒头,心里有数。

具体怎麽操作她也懒得问,知道余惟有所应对就好,她只是例行惯例关心一下,又不是好奇宝宝。

这人骚操作太多了,问了也白问,不如到时候亲眼看看他所谓的本土化打法。

「有没有票,我是学生,送我。」

祁洛桉话锋一转,直接找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开始要演出门票,余惟也没想到她这麽直接,演都不演了。

合着前几次的现场票,她都是这麽要的?

真把节目组当羊薅啊。

祁洛桉肯定不白来啊,她要是单纯想跟余惟聊天机会多的是,特地上车不就是为了白嫖嘛。

能靠关系的事,干嘛要花钱,深得余惟真传罢了……

别看祁洛桉要的随意,但她开口要节目组还真不会拒绝,前几次都给了票,这次自然也是一样。

演播厅也就三百个位置,靠卖票也挣不到几个钱,还不如做点顺水人情。

她跟余惟关系不一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哪怕抛开这一层不谈,一个有名气的观众对于节目组来说也是好事。

「这次只要一张?」

余惟记得她上次是跟申羽桐一块来的,这次只要一张票,看来对方这次应该是来不了。

「她忙着搞创作呢,正经人搞创作都是要闭关的。」

余惟瞬间就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说谁不正经呢?

祁洛桉嬉笑两声倒也没再多说什麽,到站之后径直下车跑路了,临走前还不忘朝余惟挥手告别。

其实她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没能说出口,没办法,毕竟车上还有几个外人在。

等以后有机会独处再说吧,不如先回家刷点余惟小视频,刚才在操场她还没看够呢。

……

回到家之后的余惟第一时间开始码字,祁洛桉一个半路出家的新人都开始爆更,他实在不好意思继续摆烂了。

樱谷梨绪下午没课,《音乐盲盒》体验生活的阶段就此结束,他打算早点把日语歌换出来,明天开始练习。

日语歌的选择范围很大,余惟的歌单里也有不少,让他写他能写一堆出来。

但正如祁洛桉设想的那样,日语歌想在国内火是需要一定契机的,对于外语歌来说,好并不代表它能火。

很多日语歌在樱花火的一塌糊涂,但在国内查无此歌没多少人知道,这种案例并不少见。

现在的余惟也是同理,他知道的精品日语歌确实不少,但直接拿出来一定就能被大家认可嘛,不见得。

除了作品本身的质量,这还涉及到一个文化接受度问题,国内大多数听众潜意识还是偏好本土作品的。

就算大家听外语歌,大多数也是听原汁原味的舶来品,华语歌手写的外语歌,很容易在文化认同上先天不足。

到时候听华语歌的听不懂,听日语歌的又不认可正统性,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更别提还有高人一等的小众哥了,余惟就见过不少,隔三差五在朋友圈空间分享一首外语歌,说他们有品味吧,其实他们压根就听不懂,俗称听个响……

人家听的是歌嘛,人家听的是品味和逼格。

在这些人眼里,余惟一个华语歌手写的日语歌,无论好坏一律视作「东施效颦」。

比方说余惟选一首日语歌神作《XXXX》,到时候华语歌受众:听不懂,告辞。

日语歌受众:不错,但跟樱花本土作品还有一定差距,余惟可以去了解一下。

小众哥小众姐:华语乐坛路边一条,懂日语歌嘛你就写,想当然?拙劣的模仿罢了。

甭管歌怎麽样,人家这套话术确实无懈可击,歌曲的评价还是比较主观的,一旦先入为主地觉得不好听,说破天也很难扭转回来。

简单概括就是,国内没有华语歌手写日语歌能火的先例,所以大家都有刻板印象。

余惟写日语歌最大的难点就在这,无论歌曲怎麽样,刻板印象先扣三分再说。

情况就是这麽个情况,现实不是文娱小说,主角抄一首外语歌大家直接泪洒当场,其实因为语言壁垒,大家都听不懂你在唱啥。

听都听不懂,何谈共鸣和喜欢?

余惟现在有一定人气基础,情况自然不会那麽糟糕,但舆论的影响不可忽视,他这个人不喜欢争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