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神品道基(四更)(1 / 2)
第236章 神品道基(四更)
PS:8000票加更,还有两更,七点前更新。
在二万丈高空,云海翻涌,一望无垠。
一位白衣少年正仰躺于云端之上,姿态闲适,仿佛身下不是虚无缥缈的云气,而是柔软的玉榻。
他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年纪,面容清俊绝伦,眉眼间却凝着一股远超年龄的淡漠与疏离,仿佛已看尽红尘万丈,世间纷扰皆不萦于心。
周身气息则与云海苍穹融为一体,似虚还实,缥缈莫测。
他手中握着一根纤细剔透丶长约七尺的玉竿,竿尾系着一根几乎看不见的云丝,丝线笔直垂落,末端竟拴着一枚无钩的直针,针尖闪烁着一点寒芒,直指下方苍茫大地。
这不是寻常垂钓,而是以直针钓气运,钓因果,钓那冥冥之中一丝天机变幻。
云海在他周身流转,却不敢沾其身,日光洒落,为他镀上一层朦胧金辉,宛如云中神祇。
他眼神空茫地仰望着更高处的九重天阙,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界域,落于那不可知之地。
忽然,一声清越啼鸣划破云海寂静。一只通体赤红丶羽翼仿佛燃烧着火焰的灵隼穿云破雾而来,其速迅疾如电,却在他身前轻巧地一个盘旋,稳稳落于他抬起的手臂上。
灵隼歪头看了看少年,将口中衔着的一枚赤玉简轻轻吐在他掌心,旋即振翅,化作一道赤虹消失于云层之中。
「是何人致信于我?」少年指尖在玉简上轻轻一抹,灵光闪烁,一行行由神念凝聚的字迹浮现于眼前。
少年随即眸光微动,露出一丝讶异。
这赤焰灵隼非紧要事不动用,竟是他那性子清冷,几年也未必主动联系他一次的徒弟兰石所寄?
信是兰石亲笔,语句一如既往的简洁,内容却让少年眉梢微挑。
「师尊尊鉴:弟子近日于青州遇一璞玉,不忍其埋没,斗胆举荐于师尊座下。
此子名沈天,年未弱冠,乃宫中御马监提督太监沈八达之侄,已于两月前通过北天内试,录为内门,然其德其才实远不止此。
其人品性坚毅,傲上而不辱下,有古君子之风,去年金穗仙种案事发,便是此子不惧牵连,挺身而出揭发真相,足见其担当,侠骨隐现。
更兼其天赋之卓绝,实为弟子平生仅见,他童子功圆满无漏,铸就三十三节先天脊椎骨,纯阳先天之气沛然充盈,所修《九阳天御》功诀,年未二十竟已凝聚三阳真形,煌煌如日,根基之厚,闻所未闻。
更难得者,此人于丹道一途的悟性,亦堪称妖孽,诸般基础典籍了然于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直指本源,能化繁为简,点破迷障。
弟子与墨剑尘钻研数日未解之丹方难题,彼竟依据入门丹经,片刻道破关窍,一举功成。其才千年罕遇,埋没俗世实乃暴殄天物。
弟子自知师尊早已绝收徒之念,然此子若无人引路,恐明珠蒙尘,特此冒昧举荐,恳请师尊破例考量,将之收归门下,悉心雕琢,未来或可光耀我阀门楣。」
少年初看时目光漠然,他对沈天阉党亲属的出身倒不甚在意,却因某些缘由,早已绝了再收徒的心思,只觉又是尘缘牵累。
看到『九阳天御』四字,他更是唇角微勾,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讽意。
九阳天御?这条路何其漫漫,看似煌煌大道,实则艰难险阻,步步天堑,多少天骄困死其中,临老都难窥一品门径。
所谓的『前景』,不过是个好看些的画饼罢了。
可随即,他神色猛地一凝,注意力定格在『年未弱冠』丶『童子功圆满』丶『三十三节先天脊椎骨』丶『三阳真形』这几处之上。
淡漠的眼神终于泛起波澜,转为惊疑。
「未至二十,童子功圆满?三十三节先天脊椎骨?三阳真形?」
他低声自语,每一个字都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这——如何可能?便是打娘胎里开始修炼,服食上古仙丹,也未必有此进境——」
九阳天御的艰难,他再清楚不过。
正因清楚,才明白这寥寥数语描述的背后,代表着何等骇人听闻的根基与造化。
此子的丹道天赋也很强麽?
少年沉吟片刻,眼中漠然尽去,转为一丝探究兴味。
他微一拂袖,一枚通体莹蓝丶纹路似海浪盘旋的法螺出现在掌心。
指尖在螺尖轻轻一点,法螺泛起微光,片刻后,内里传来一个苍老却透着威严的声音,他带着几分惊讶:「真是稀客啊。今日是刮了什麽风,竟劳得师弟你主动联系我这把老骨头?」
少年语气平淡无波:「无事不登三宝殿,确有一事,需劳烦师兄。」
「哦?且说来听听。」苍老声音饶有兴致。
「请师兄帮我留意一人,青州泰天府,沈天。应是去年通过内试,入了我北天门墙,现下应就在北青书院修习。」
法螺对面沉默一瞬,随即声音更显惊奇,甚至带上一丝调侃:「沈天?唔,一个新晋内门弟子,竟能入得师弟你的法眼?你这可是——沉寂百年后,又动了收徒之念?」
「是我那徒弟铁石举荐。」少年语气依旧平淡,「师兄当知,他眼光极好。」
「王铁石?是兰石那小子?」苍老声音中的调侃之意瞬间敛去,转而带上几分复杂难明的意味,似有追忆,似有惋惜,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怨怼,「是啊,他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好到宁折不弯,不懂变通,昔日他若肯稍用手段,或只是提前知会你我一声,你我师兄弟,又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进退维谷的境地?」
年轻人闻言陷入短暂沉默。
他知晓这位师兄心结所在,因昔日丹邪沈傲之事,师兄始终对兰石心存芥蒂,认为其过于迂直,不懂转圜,以至酿成憾事。
↑返回顶部↑